孙中山与辛亥革命(3)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3)

摘要: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无疑是比较先进、科学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方案,比较系统地回答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所面临的中心课题,反映了中国的基本国情,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较之单纯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纲领要优越得多。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是共和制度的捍卫者

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引发革命烽火遍燃的时刻返回祖国,建立共和制度成为当时迫在眉睫的任务。他旋即被推选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组建和主持了设在南京的临时政府,成为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在短暂而又极其困难的三个月里,他力求对新生的共和制度有所建树。只是由于形势迅速逆转,革命实际上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临时政府面临着各种压力:西方国家均未承认共和国;临时政府甚至没有预算和财源;革命政权缺少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非袁莫属”的呼声甚嚣尘上……当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国内外反动势力所支持的袁世凯及其后继者攫取后,孙中山又举起旨在捍卫共和制度的“二次革命”、中华革命党反袁斗争与两次护法运动的旗帜。

孙中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但他们不可能把革命引向彻底的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不仅由于当时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而且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对手相比在政治上、经济上异常软弱,无法挣脱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正如孙中山在1924年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中指出的:“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历史进程往往会出现暂时逆转,但决不会停滞不前。辛亥革命后的惨淡岁月持续没有多久,就出现了新时代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人类带来了理想和希望,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开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所取代。迭遭挫折而“愈挫愈奋”的孙中山积极迎接历史的跨越,决心“另为彻底之革命运动”。他带着长期革命斗争特别是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投身新的战斗: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以革命精神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晚年的理论和实践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条件。遗憾的是,孙中山由于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逝世。其时,“革命尚未成功”,但大革命的风暴即将席卷神州大地。在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辛亥革命的“未竟之业”,终于得以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