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荣:全面把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外交战略新思想

张仕荣:全面把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外交战略新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纵览国际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内涵的新思想、新要求和新举措,探索出一条成功的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际战略与外交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也进一步深化了广大党员干部对新时期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工作的认识。

向全世界阐释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各国人民息息相通。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梦”的内涵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就对外工作而言,必须解决全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中国的发展目标。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调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201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7%,超过美国的23%,中国在亚洲的经济贡献率超过了50%。同时,“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梦”,强调全球和区域发展的集体属性,倡导公平合作,共同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践行正确义利观,突出了社会主义外交的特色优势,这是中国“软实力”的内涵。因此,“中国威胁论”的声音在减弱,众多发展中国家欢迎中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4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要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在国际关系中,要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摒弃过时的思维。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因此,中国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义不容辞,必须义利并举。互利共赢对大家都有好处,对不发达国家要先予后取、多予少取、只予不取。对于那些长期友好的国家,我们要舍利取义,不能唯利是图、斤斤计较。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份额日益增多,涉及国家和企业利益避免不了,但是不能全部利字当头,要义字为先,不能只顾小利,在观念上必须明确兼顾道义。

丰富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选择。外交部部长王毅多次指出,从近代以来400年到500年的历史来看,大部分大国都伴随战争冲突而崛起。学者们总结近现代历史上15次新兴大国的崛起,有11次伴随着战争。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几次世界秩序的变更与调整都是通过战争方式进行的。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则是通过大量核武器的对峙形成恐怖平衡。随着冷战后新一轮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国被推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中国国力的增强与地位的提升。如今,中国GDP已达到10万亿美元。国外学者预计,中国在2022年前后以美元汇率结算的GDP将超过美国。当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特别是中国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在全球排名80多位之后,还有近一亿贫困人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把和平发展之路走通、走顺、走好,新形势下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是需要与世界良性互动的和平共赢。中国不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历史上强国必霸,已经成为历史规律。中国提倡走和平发展道路,这在一些西方国家,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眼中还是存疑,因此我们要尽量减少发展的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我们是否把世界的机遇转换为中国的机遇,形成互利共赢的思想。”中国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利益融合度,使更多的国家从中受益,得到更多人的接受。

同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的发展面临内部分裂势力和外部阻力的干扰,中国不可能屈从于外部利益集团,也不会吞下损害国家利益的苦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指出,几十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