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贾晋京:G20杭州峰会成果与全球经济形势——习近平G20系列讲话解读(4)

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一项新技术的发明,或者说一个新模式的开创,电子商务还不能够成为创新,只是创造。什么是创新?按照定义来讲,创新是由于新技术或新模式或新的管理组织方式的引入,引起全行业乃至全世界生产或消费方式的结构性变化,这叫做创新。也就是说,只有让创新形成生态,让创造出来的新模式或者新技术能够形成价值链,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环节参与到这个价值链,进而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且产生很多方面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

互联网使得经济运行的所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才叫做创新。如果我们从这种系统化和经济生态结构的角度来理解创新,就可以发现,在当今社会,创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的土壤需要非常庞大的市场,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蓬勃向上的发展的国家,而且需要全球价值链上的创新。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举一个形象化的例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手机,现在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但是在大概5年前,模拟手机可能还在广泛地使用,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智能手机跟模拟手机都叫手机,但他们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智能手机的价值链要长得多。一是智能手机本身在硬件上生产起来更加复杂、环节更多,智能手机能装大量的软件,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都得有人生产,都得有人参与到各个分工环节上来。通常来讲,一部智能手机里包含大概2000多个专利,在生产线上要组装200个左右的零部件,这200多个零部件都要有生产厂家,再由手机的生产厂家再生产。可不可以开发出一个新型号的手机,由这个生产新型号手机的厂商去跟零部件厂商提出新上一个生产线?这不大可能,只能是厂家平时就在生产这种零部件。我可以为你这个新手机开发一个新型号,但是这种类型平时叫生产。这有什么含义呢?有一个含义是每一个当代产品,每一个结构都是更加复杂的产品,需要的分工环节更多,而且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就意味着生产链、价值链越来越长。相应的,也就要求能够有一个足够大的国家拥有这么多的产业分工人口。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与当今世界发生的变化联系和考虑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强调大科学,“大科学”不是在G20杭州峰会中第一次提出,也不是一个新词,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由爱因斯坦提出了。但是大科学和大创新可以放在一起类比,“大创新”是这次习主席讲话中提出的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词。

什么是大科学?20世纪50年代,爱因斯坦发现,科学的发明创造已经越来越不大可能由一个人的天才创意做出,它基本上已经变成了要由很多很多科学家付出多年的努力,甚至需要通过国际间科学家的合作,通过政府的支持,才能完成的大型项目,这是大科学。

当今,大科学的特征愈加明显。例如,中国的中微子物理的突破,这是诺贝尔奖级的中国原创成果。在深圳的中科院高能所实验室里,大概有几千名科学家在那工作,这些科学家来自世界上很多个国家,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完成这个研究。科学有这样的特征,那创新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特征?事实上,创新这方面的特征就更加明显。

那么大创新有哪些特征?我们以中国的高铁作案例。中国的高铁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学科,要实现高铁这么一个创新就必须在几万个环节上有所突破,而这几万个环节要想都突破创新,可能要有几十万人为此工作。这几十万人不可能在一个单位里面,实际上他们分布在全国,甚至有国外的价值链部分参与其中。中国的高铁就是由这种跨越多单位的几十万人通过长时间的管理和协同,最后集成出大的创新。高铁的大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业产业经济的问题,还包括高铁的运营、社会管理、组织模式,都要有相应的创新。例如,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为什么高铁的沿线土地要综合开发利用?这就是社会管理和组织方式的创新。还有高铁的融资。现在铁路已经开始采取基础建设基金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来进行这方面的管理,相当于带动了经济管理方面的创新。由于这种创新被价值链综合起来的,我们把当今的时代叫做大创新的时代。那么相应的,很多具体的操作模式,例如PPP也是服务于当今时代的,因为运行的具体环节、操作方式变了,所以相应的某一个方面的具体环节也要发生变化,这也是为了大创新应运而生的。

如果中国到国外修建高铁,情况可能更加复杂。比方说现在的投标公司不是由中国中车来投标,也不是由中国铁建来投标。投标公司成立了一个联合体,一个专门的投标公司,后面又要有承包建设的模式、相应的融资模式(可能是结合了市场化的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商业融资结合在一起),这都是大的创新,因为他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强调建立健全用水权、碳排放权等初始分配制度,强调天蓝地绿水青的美丽中国,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提出了很重要新的提法,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

经济发展与生态是共同促进的关系

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是能够带来生态效益的。经济发展跟生态之间并不一定是取舍关系,也可以是共同促进的关系,经济发展能够带来生态效益。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当今的大创新时代经济发展全都指向更加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同时也是绿色化的。例如,汽车将来可能会更加智能化、电脑化,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排放,就等于不是每一辆车都单独具有动力系统,也不单独产生排放,而是变成了由发电的环节集中排放,发电环节集中排放所形成的能源效率要高得多,相应排放出去的比例要低得多,并且更加可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发展能够带来生态效益。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张一博 田甜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