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洪生:《周易》智慧与领导艺术(一)(10)

摘要:《周易》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有人说《周易》是一本算命书,也有人说《周易》是一部政治书、哲学书、科学技术书、历史书,还有人说《周易》是探索宇宙与人生奥秘的著作。一部《周易》有上千种不同的解释,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从心理学上来说,新的信息在大脑皮层神经原突触的运作过程之中,需要反复刺激至少400遍以上才称为长久记忆。我们记不住,不是笨,而是功夫没到。你试一试,不用400遍,200遍就烂熟了。一步一步来,这是一个大坎儿,是读《周易》必经的坎儿。

我们由表及里,由符号说到象、说到卦德,由具像说到抽象,每卦都要这么操作,这是一个复杂的象征体系。我先告诉你最核心的,掌握方法,建立根据地,再伴随着将来的学习一点点扩展,一点点提高。

对天象的感悟有三个阶段:第一,符号。比如“乾三连”,你背下来了,我一说乾卦,你能画出三阳,从底下往上画;第二,要知道三阳象征什么?天。第三,从天上能够感出什么来?多了去了,任何一卦都可以象征时间、空间、动物、植物、君臣、家庭成员,它象征的动物、植物还不止一种,还可以有多种,最难的就在这儿。你想读懂,要掌握方法。我们不敢说彻底读懂,但至少可以接近,方法要对。

古代的学习《周易》不像我们,是学术性的解读,为了理解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为了用。通经的目的是致用,为了当时的政治需求。他不注重作者本来是什么意思,他注重为当时的政治需求服务。“群龙无首”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没有看过《周易》的可能脱口而出,贬义词,乌合之众。可是你看了《周易》就知道,《周易》里面见群龙无首,吉。它的天象和占卦词是正相关,前面方法对了才吉,方法错了才凶。“群龙无首”本来在《周易》里是褒义词,现在变成贬义词了。“逃之夭夭”哪儿来的?《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女孩出嫁的时候祝贺新婚大喜,赞美,贺婚诗。“桃之夭夭”,桃枝随风摇曳,犹如桃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在这个春天大好的季节出嫁了,给那个家庭带来幸福、美满、和谐。多美好的祝福祝愿,结果变成了“逃之夭夭”。

社科院周国平的散文有一定的哲理,经常被选作考试材料,好事人把卷子拿给他本人做,他费了挺大劲才得69分,他都不知道另外那31分出题人是怎么想出来的。刻意求深,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我们还得回到当年。任何文化现象、任何话语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脱离了那个时代的背景,脱离具体的语境,你永远都不懂,所以一定要在这儿下工夫。

从天当中感悟出什么呢?健。这回再解释清华大学校训,就能说明白了。“坤六断”表示三阴,象征大地。大地有什么属性?地势坤,“坤”距离我们现在语言太远了,我翻译成“顺”。所以,为臣者最重要的修养就是顺从、听话。想保命吗?想保住职位吗?那就不能妄议。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