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新传统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政治传统中就有的吗?不,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党实践中创造的。早在194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就指出:“没有斗争就不能有进步,有人说我们所进行的党内斗争是不符合中国的习惯的,但我们说我们必须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使党员更提高更进步。”
的确,这样一种建设党、改造党、发展党的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独有的,其他的政党也可能使用这样的方法,但只有中国共产党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和丰富为一种成熟完善的党建理论和实践中可以操作的党建方法。
在某种意义上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东西方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文化融合的产物,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重视修身、克己、反求诸己、反躬自省的精神渊源,也有来自西方文化中的批判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斗争哲学。中国共产党是善于学习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其政党文化是高度开放的而绝不是封闭保守的,她向所有能够接触到的先进文化学习,既学习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的部分,也大胆借鉴来自西方的文化。她不但学习,还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在这种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反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但是组织意义上的自我反思,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党支部会议上当着大家的面公开地剖析自己的缺点,作自我批评则不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化传统是顾及面子和人情的,自我反思也是在个人独处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在支部生活中开诚布公地指出别人的缺点、批评别人的错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忌讳的。
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而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是以组织和信仰为基础的,二者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在吸收了外来的先进思想文化之后在政治实践中的突破和创新。
简言之,批评和自我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不同之处有三点:其一,修身是一种个人的自主自愿行为,是在私人场合进行的私人行为,而自我批评则是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个人是以组织一分子的身份参加的,是组织内部的必须进行的组织行为;其二,修身可以在个人的内心里进行,也可以写在日记里挖掘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鞭策,而自我批评则是在组织生活会、支部会议上公开当众剖析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其三,修身是自我反思,而批评和自我批评则要求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批评,组织对个人的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既有党员之间的相互批评,也有党员对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批评,还有党组织对党员的批评、群众对党的批评,等等。
所以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建设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在党内进行坦率的、开诚布公的、真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挫折、分歧和挑战,解决了党内的矛盾。而这种应对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寻找内因,坦白承认错误,在新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统一思想,从而实现组织的自我调适和自我更新。可以说,成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在党员的自我革新基础上实现组织的自我革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