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源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的精神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源自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源自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道义性体现在很多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合著的、影响巨大的《经济学》,在1979年出版的第10版中,借助柏林的话承认:“19世纪的思想家,没有一个像马克思那样对人类产生如此直接、深思熟虑和巨大的影响。”他们写道:“同我们所概略考察过的大多数早期的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指导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种指导理论的自信也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本质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民族振兴之梦,是人民幸福之梦。国家、民族、人民共同的中国梦,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道路是实现共同理想的现实路径,理论是实现共同理想的思想保证,制度是实现共同理想的物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决定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信,这种共同理想的自信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自信。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特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强感召力;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华儿女锐意进取的最强动力。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形成了很多不同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核心的“两弹一星”精神,不仅促进了国防事业的发展,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就是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向前的不竭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特色。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品质,也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理想和信念,是当代中国最广泛、最深厚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使命就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需要努力奋斗的根本使命。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