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老北京文化与北京曲剧(10)

摘要:作者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老北京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北京地区独有剧种——北京曲剧。通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老北京文化,还了解了北京曲剧由来。北京曲剧,原称曲艺剧,由单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间曲调发展而来,是唯一在北京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北京地方戏曲剧种,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由魏喜奎为首的一代老艺术家创立的一个新兴的剧种。

比如,梅兰芳的戏卖多少钱,卖1块2,马连良的卖1块1,1块2在旧社会来讲是个钱了,那是一家子两三天的饭钱,他能花1块2去听梅兰芳的戏,那家庭条件肯定不错。那么没有钱又想听戏的只能听点便宜的,听新艳秋的戏,8毛。如果连8毛都没有那干脆上街南听戏去吧,街南有小评剧班两毛,一毛八。所以老北京听戏有很多选择,上至京班大戏,下至曲艺玩艺都可以去听。

过去的人看戏不是看戏,他闭着眼睛,过去演戏不是镜框式舞台,是开放式舞台,去过湖广会馆吧,湖广会馆那戏台是三面的,有钱的正对着戏台,差一点的就舞台两边坐着,舞台两边怎么看戏啊,拧着脖子看,费劲,所以就闭着眼睛听唱儿就得了。

再说北京曲剧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百花齐放,大伙儿都非常热心,国家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文艺界也很兴奋,都争着抢着要拍新戏。曲艺演员我们多说一句,曲艺演员在旧社会的待遇比戏曲演员还不如,非常苦,他们经常受到有钱有势人的凌虐,比如,老舍先生的两个戏《龙须沟》《方珍珠》,这两个戏都反映的是曲艺人遭受凌虐的事情。所以,旧社会的这些老艺人们更是对新中国无比的热爱,都想唱唱解放,唱唱新社会,但是毕竟艺人的文化有限啊,那些词都是生背下来的,想创新怎么办?找文化人呐,谁最有文化?老舍最有文化。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