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与平等:孔子释“仁”之精义

自觉与平等:孔子释“仁”之精义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孔子有关“仁”的思想讨论很多,所涉及也可谓全面,但是对其精义把握得不够,因此有必要对《论语》论“仁”加以总结并提炼出精义。《论语》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笔者认为,孔子以“爱人”来释“仁”,一语道破了“仁”的精义。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以“爱人”释“仁”,有爱就有好恶,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仁人才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包括好恶取向,仁充当了道德判断的标准。“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立志于仁德,就不会为非作歹。他又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离开仁,何以谈得上成就其名,因此君子时刻以仁为行为准则,任何时间及场合都坚持不懈。而“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不仁之人不可能长处困境,也不可能长处乐境。仁者本身具备仁而安于仁,知者因行仁有好处而行之,有智慧的人同样以仁为行为准则。

孔子也知道做到爱憎分明是不容易的。他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这里以仁为标准区分两种人:爱好仁的人与厌恶不仁的人,前者是仁,后者虽然对不仁厌恶,但是否达到仁,孔子并未明说。对于这两者,他本人都没有见过。在他看来,爱好仁的人再好不过了,厌恶不仁的人实行仁德时不受不仁德的人影响。如果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力量一定充足,只是是否能做到这一点,他对此持怀疑态度。也可以说,行仁德或反对不仁是件困难的事,因此他强调作为行仁的主体,人自我要付出努力。

为仁由己、推己及人

“爱人”应从自我出发,应付出努力,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孔子所讲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句。“为仁由己”,是强调实现仁要靠自己而非依赖于别人。在孔子看来,仁并不远离人而内在于心,要实现仁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他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正是此意。这表明行仁应自觉而非被动,属于自律而非他律,由此突出行仁的自觉特性。

当然,在实现仁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孔子在回答樊迟问仁时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克服困难在先而后有酬报即是仁。孔子主张为了实现仁连老师也不让,所谓“当仁不让于师。”这大有吾爱吾师,更爱真理之意,也即表现出一种对仁的执着追求。关键时刻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曾子继承这一思想,指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多少后代志士仁人为实现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