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理论学术研究观点要览(4)

2016年理论学术研究观点要览(4)

社会学篇

小康社会已成中外社会研究名词

西方理论难释中国社会发展成果

社会学众多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社会发展,是在“小康社会”的逐步建构与推进中进行的。现在,小康社会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发展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人贡献给世界的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社会学名词。以这个名词为核心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相继形成了中国式学科体系和东方学学科体系。还有研究发现,与中国经济产生的韧性相一致,中国社会在发展中产生的韧性,使西方形成的有关理论,既难以解释中国社会顽强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也难以诊断中国社会可能面临的具体问题,更难以借助其所谓的研究发现提出建设社会的政策性建议。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需要在继承历史的同时,进一步因循小康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而系统总结,并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过程中,完善理论创新。

正确理解社会治理

良性互动共享发展

从专政到统治、再到社会管理、最后发展到社会治理,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结果。正因为这样,不能将社会治理理解为是社会管理的升级版,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是“治理社会”,而应理解为是中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再转变为后工业社会的具体国情的实践需要,是“依靠社会力量进行的治理”。

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越是分化,不同利益主体就越明晰,社会团结的需求就越强烈。为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就需要在社会治理中建立健全“社会安全阀”,为日常可能发生的社会矛盾设计“出气口”或“发泄口”,减轻利益冲突压力,化解积怨式社会情绪,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社会治理的目标是求得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短期来看,治理的主要内容在于维权和维稳。长期来看,治理的目标是各个群体之间的共享发展,是建立流畅的社会流动机制,是使社会个体通过自我奋斗而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用城镇化解决就业问题

户籍在基本公共服务中仍然起非常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为实现共享发展,中国城镇化需要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学者认为,2016年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问题研究的逻辑,主要围绕两个向度展开:其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逐步促进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重点是通过对农民工的市民化,固化城镇化的既有成果,通过拉动内需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二是以常住人口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分享而促进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重点是破除户籍蕴含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强化其人口信息登记能力而减弱身份歧视作用。

当前主要的城镇化任务,聚焦于农村籍大学生、军转复员人员、已经长期生活于城镇的农民工和“90后农民工”等四类人员身上。在后工业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每年在城镇新增加的就业人数。从最近几年表现的态势看,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城镇就业人数会接近200万。

传统社区结构不断地瓦解

小区建设要重视邻里关系

有研究发现,快速的经济转型已使中国从单位社会过渡到市场社会。原来以单位为基本结构所形成的城市集体大院与居委会空间布局,也随之转变为由市场购买力分化而形成的楼宇物业空间群落。在同一地域或者在同一胡同,不同的小区解构了“社区”的传统内涵。基于情感的、面对面的、具有相对持久情感联系的、具有亲缘特征的生活共同体已不复存在。现代性打乱了传统,但却没有建构起新的秩序。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社区建设来强化社会内部人文关系,从而提升整合水平。有些人将社区建设简单理解为养老、医疗、就业、物业管理或超市建设等,还有人将社区建设理解为15分钟服务圈的建设。显然,物质意义的小区建设易于被基层所理解,但却难以收拢多元化居民的心理。近期某些社会学研究重点开始从对“居委会意义的社区建设”转入到基层社会关系的重建。

(作者张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