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简称“两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强力抓手,是经略周边、经略西部、经略海洋,参与全球治理的大手笔,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宜宾县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的叠合部,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在中央、省、市委推进“两带一路”建设中必将拥有千载难逢、跨越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一、机遇分析
当前,作为我国重大战略之一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的内容涵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通互联、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等多方面。宜宾县在全市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一系列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都有助于宜宾县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家加快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培育新兴增长极,推动文化、旅游、贸易、交通、基建和区域经济合作大发展。宜宾县利用长江上游经济带自身独特的区位特点、优越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可以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战略腹地和成渝经济区川南次区域重要的县域经济增长极。宜宾县处于川滇黔三省经济圈核心区和沿江、沿线跨省市经济贸易、物流交通重要节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推动宜宾县与川滇黔渝毗邻地区全方位合作,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二、主要挑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宜宾县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传统资源型行业比重较大,产业转型升级较为缓慢。县域内已有产业园区布局分散,难以发挥合力,“4+2”的主导产业门类较多,规模尚小,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县域各乡镇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整体竞争实力不强。我县是农业大县,特色产品多集中在白酒、芽菜、莲藕、肉类食品等初级农副产品加工类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领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缺乏深层次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制造业、服务业对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仍然较弱。
(二)交通亟需突破升级。宜宾县交通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河运不畅、陆运不足、带动不够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宜宾县水路、公路两种主要运输方式发展较为滞后,同时两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络也较为脱节。在铁路运输方面,宜宾县发展也较为落后,与宜宾县未来蓬勃的交通枢纽建设形成鲜明的反差;从陆运方面看,设有宜宾站的成昆铁路和内昆铁路所在的交通廊道已经成为成都、重庆等西南中心城市通往云南和东盟地区的主要通道。同时,成贵-贵广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将开辟西南内陆联通珠三角的国家通道。两条国家战略通道在宜宾交汇,使得宜宾县有条件建设成为成渝南向开放、四川省东向和南向国际贸易水陆通道的重要门户节点。在此背景下,如果宜宾县交通发展不寻求突破,就会在下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处于明显的落后位置。
(三)生态环境要素制约明显。宜宾县地处金沙江、岷江、越溪河、关河下游,受岷江、越溪河等流域上游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迅猛的影响,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的任务十分繁重。随着宜宾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任务日益繁重,推进节能减排,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城乡生活环境污染的工作日益重要,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增强。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红线约束、城镇人口增长、经济总量增加将对宜宾县未来五年土地、能源、水资源环境等要素供给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对策建议
(一)明确功能定位特色。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战略性提出,在“两带一路”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将以沿江重要港口为节点和枢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推进东中西联动,形成东靠西移、双向交流的开放性经济新格局,构建东部省市消费创新、中部省市生产制造、西部省市提供原材料资源的一体化发展路径。当前我县的总体定位是:构建长江上游辐射吸纳川滇黔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区、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展示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创新区、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探索区。为更好融入“两带一路”建设,我县还可以增加长江上游清洁能源输送区,南丝绸之路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加工制造基地。
(二)突出交通枢纽优势。根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建成长江经济带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首要工作是提升长江的黄金水道功能,率先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李克强总理强调“以重要港口为枢纽,统筹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我县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县城柏溪距宜宾机场15公里、宜宾港13公里,内昆铁路、渝昆高速和建设中的成贵高铁穿越县境,万吨级轮船经金沙江、长江黄金水道可通东海,已成为川、滇二省边界地区水、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黄金枢纽。我县要立足建设全省通江达海交通枢纽中心,全力推进和积极协助渝昆高速宜水段宜宾县互通立交、赵普大桥、金沙江普和特大桥、喜捷至赵场(喜捷—城北新区段)一级公路、赵场至普和快速通道、宜屏快速通道、屏山新县城至乐宜高速连接线、楼安公路硬化工程、孔滩惊雷产业园至自贡板桥大件运输公路、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县段、横江镇翻坝运输大桥、横楼大桥、宜攀高速、宜仁高速、宜昭高速、成贵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和金沙江航道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岷江、金沙江航道通航等级,形成公路、铁路、水路“三路”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
(三)打造地域产业特色。一是充分发挥我县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和农业休闲观光产业。我县有“西部藕海”,有以油樟、猕猴为主的生物资源,油樟资源富集,素有“全国天然油樟植物园”之美誉;有孔滩、王场、永兴的油茶种植基地,双谊的芽菜种植基地、柳嘉的牡丹种植基地、合什手工面等农业特色资源;粮油、生猪、肉兔、林竹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其特殊地位。应当加快对油樟、油茶、花生、芽菜等特色产品的深加工,加快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加大生态农业、农业机械、农业技术开发、农业信息开发、农业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建设投入。通过大力发展林业、旅游休闲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依赖文化和创意的渗透,整合相关资源,形成一个更立体的、更系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彻底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充分利用我县比较良好的工业基础,立足构建“六大产业基地”。在综合能源产业方面,我县有水流径流量22.9亿立方米、水能储量1040万千瓦、可供发电700多万千瓦的水能资源;有3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资源;应当加快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依托,以复龙换流站、双龙换流站为重点,实现关河流域的水电资源开发;积极做好川南核电站、蕨溪抽水蓄能电站等前期工作,加快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在机械制造产业方面,继续为重装项目落户县工业集中区做好前期工作,全力支持长虹红星电子、天工机械等发展壮大,扶持粤华、天瑞达等中小企业,着力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建成川南装备制造基地。在名优白酒产业方面,着力打造红楼梦、吉鑫、川兴、兆年等白酒企业。在绿色食品产业方面,大力支持嘉士伯重啤、果王酒业、富康芽菜、金土地食品、好耕、汇宝等食品企业发展。在新兴产业方面,重点打造惊雷科技、常达机械、中核建中等企业。在特色化工建材产业方面,积极培育新材料(核电燃料新材料、电子陶瓷元器件、新型建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支持威力化工整体搬迁、伊力PVC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成中、中绿、中焱等特色建材企业。三是利用我县良好的旅游文化资源,加快发展农旅结合、文旅结合的旅游文化产业,着力开发苏东坡留下的“丹山碧水”等岷江山水画廊、宜屏快速路滨江公园、岷江游船码头和越溪河茂林修竹百里翠湖,打造赵一曼红色旅游、隆兴佛都文化、大塔观光农业、泥溪山水园林旅游休闲城镇、岷江沿线自然生态、向家坝高峡平湖旅游环线。在县域副中心依山傍水布局沿江城市生态公园和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山水城浑然一体、园城相映、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长江上游国际休闲旅游山水园林城市。四是充分利用我县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旅游中心、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园区,形成一批大商圈。积极吸引大型商贸企业建立中央商务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和商业步行街。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业,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加快物流园区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油气管网集疏运;同时加快新型医疗、教育、养老、应急等服务模式。
(四)加强区域合作。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海地区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宜宾县全方位对内对外充分开放合作新格局。一是加快与屏山县共建向家坝水电站移民后扶创业产业园,加快构建移民后扶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实施重大产业移民后扶工程,有效解决移民充分就业、积极创业和可持续发展。二是积极开展川滇合作,加快宜宾县、水富县两省交界基础设施建设。以水电开发为重点,增强水电能源下游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形成金沙江下游流域和区域经济合作体。三是加快向家坝旅游资源开发,共同开发向家坝坝区旅游。依托现有优势资源,实施开放型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大集团加强商贸物流、重装产业项目合作,打造外向型经济,共建产业园区,实行项目建设项目共建、政策共享、利益共享。四是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沿江经济发展带、川南城市群建设,积极推进与成渝两大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滇黔结合部地区等的经贸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五)争取政策支持。一是建立长江上游及金沙江下游流域资源补偿机制。国家实施“西电东送”,牺牲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却没有给予西部地区相应的补偿机制,建议积极争取研究出台对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的财政转移支付、税收调节、产业扶持、“落地电”政策等补偿标准和办法,通过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管理及相关利益方参与,促进整过流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加大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长江上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制定科学的政策措施,加快淘汰小造纸、小火电等落后产能,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融入。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我县豆坝、普和金沙江大桥纳入其中。当前应抢抓“两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契机,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政策与投资走向,着力包装一批重大产业、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类的实体经济项目。并着力谋划储备一批投资强度大、经济效益好、牵引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省、市相关项目对接融入和落地建设。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