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小事”方成大事

多做“小事”方成大事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兰州市某区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在会场中却存在迟到、替会、会场吃早餐等违反会议纪律的情况,会后违纪者或被免职,或被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相比起过去的文山会海,十八大以后会议的数量明显减少,即便如此,开会也是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一些干部甚至是部分领导干部觉得开会就是去走个过场、走个形式,相比起其他的工作,开会是不重要的“小事”。且不说开会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单是对于所谓“小事”的敷衍态度,就反映出了在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的不良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要想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应该多重视工作中的“小事”,只有将每一件“小事”都抓好落实,政治生态才能在一点一滴中得到改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要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勤勤恳恳干事业,求真务实谋发展,政治生态何愁无法改善,中国梦何愁无法实现?

党员干部应当甘于做“小事”。在社会中,无论是哪个行业,大多数人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干大事上,认为做小事是没出息、无志向的表现。具体到机关工作,有些干部认真完成所有计分、排名的工作,办好领导交代的任务,而对日常工作中例如整理报纸、资料等日常事务却不以为意。殊不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日常工作即便是整理报纸、资料这样最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可以坚持认真完成也会有不小的收获。如整理文件资料一事,长时间的整理便会对文件的格式、行文表述等比较熟悉,日后再从事文件起草的工作定会大有裨益。甘于做“小事”,并不是能力不足、志向不高的表现,只有工作认真、踏实的人才会实实在在将小事干好,也只有将小事干好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的事业。

党员干部应当善于做“小事”。群众利益虽无小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的一桩桩小事,代领证件、调节纠纷等都是在基层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小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小问题,切实办好这些“小事情”,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平常工作中,同样做一项工作,有的人事半功倍,有的人则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工作方法的不同。特别是处理细碎麻烦的“小事”,唯有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基层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反复做一项工作的时候,工作后的总结和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一项工作完成了,反思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将经历转化为经验,在做“小事”中逐步增强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党员干部应当乐于做“小事”。我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所谓群众路线实际上就是将每一件关乎人民群众的小事都处理好、落实好。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摆正心态,站准位置,扑下身子干事业,时刻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切实把为民服务当做自己的职责。老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党员干部也应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家人,多走一里路,多问一句话,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件小事,就能赢得一片民心;解决无数件小事,便能赢得全体老百姓的拥护。重视工作中的细节,做好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是不值一提的“小意思”,实则是干事创业的“大格局”,心怀群众的“大境界”。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