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湘鄂川黔边:示弱诱敌

激战湘鄂川黔边:示弱诱敌

摘要:红军的胜利和日益壮大,使国民党集团大为惊恐。湖南军阀何键害 怕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继续东进,攻击常德,进逼长沙;湖北军阀徐源泉害怕红军向湖北发展,威胁长江交通。他们连连向蒋介石告急,请 求务必合力征讨贺龙所部红军。

1935年4月9日至13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指挥下,在湖南省桑植县的陈家河、永顺县的桃子溪地区,以遭遇战和追击战的形式。三天打了两个胜仗,取得歼灭敌人第五十八师的重大胜 利。这两次战斗充分体现了贺龙的积极战略防御思想,并在具体实践中灵活用兵,从而达到了运动歼敌的效果。

1934年11月,红二、六军团对国民党军发动湘西攻势,歼灭了敌三十四师大部和独三十四旅一部,调动和钳制了敌人十一个师又两个旅。 胜利地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突围作战开始长征的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在党内,进一步批判和肃清了“左”倾错误,恢复和建设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加强了党、政、军建设,部队不断壮大,比两军团会师时增加了一倍,达到15000余人,主力近12000人。

红军的胜利和日益壮大,使国民党集团大为惊恐。湖南军阀何键害 怕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继续东进,攻击常德,进逼长沙;湖北军阀徐源泉害怕红军向湖北发展,威胁长江交通。他们连连向蒋介石告急,请 求务必合力征讨贺龙所部红军。

蒋介石为保障其追击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的部队的侧后安全,企图 趁贺龙在湘西立足未稳之机,迅速将其限制、孤立和消灭在湘鄂西边境地区。从1935年2月初起,蒋介石派出了张振汉、陈耀汉、郭汝栋、李觉、陶广和陈渠珍等部共十一个师又四个旅,约11万人,国民党地霸武装一个保安旅又四个保安团,分六路纵队,釆用堡垒战术,分进合击,严密防堵,攻堵结合,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以军事打击为主,辅之以政治攻势、经济封锁相结合的方法,对贺龙等领导下的湘鄂川黔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

红军从1935年1月起,动员根据地的军民从各方面作好反“围剿”的准备。提出“争取反‘围剿’的胜利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在研究反 “围剿”方针时,贺龙首先提出,在十倍于我的敌人向根据地四面进攻的情况下,不能釆取等待敌主力来攻的消极防御,而应该利用敌人指挥不 统一,空隙大,后方空虚等弱点,将红军主力伸入到敌人侧翼和突入敌之后方,积极活动,调动敌人,与我进行运动战,在运动中选择有利时 机,集中优势兵力,争取打几个胜仗。

他说:“只要我们能在根据地内外同敌人旋磨子,兜圈子,见空子就打它一下子,歼灭敌人一两个师,我们就可以坚持下去,粉碎敌人的‘围 剿,。”

2月1日,长征途中的中革军委对贺龙的战略构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湘鄂川黔的反“围剿”斗争作了重要指示:二六军团“应利用湘鄂敌人指挥上的不统一,敌部队的疲惫,离开碉堡前进时,集中红军主力, 选择敌人弱点,不失时机地在运动中各个击破之。总的方针是决战防御,不是单纯防御,是运动战,不是阵地战。辅助力量是游击队和群众武 装活动。对敌人采取疲惫、迷惑、引诱、欺骗等方法,造成有利条件。你们的主要活动地区,是湘西、鄂西,次是川、黔一部分”。

遗憾的是,当时一些同志对中革军委指示并不以为然,对贺龙的战 略决策没有采纳,所以一开始还是继续采用等待敌人来攻,集中红军主力正面迎击的方针。结果2月上旬的田口战斗,3月中旬的后坪鸡公垭 战斗都“围剿”。

这时,敌人判断红军将由龙家寨、万民冈向北突围,国民党湖北省 主席徐源泉命令其所属纵队司令兼五十八师师长陈耀汉进行堵截。4月8日,陈耀汉饬令所属一七二旅“于9日由桑植驰至两河口、陈家河一 带,沿澧水北岸根据地形构成据点,扼要堵击;一七四旅三四八团留守桑植,维护后方运输;旅部率三四七团经陈家坡、万民同一带攻击前进; 师部率直属队进至周家峪居中策应。”敌企图与西面张振汉纵队打通联系,截断我军去湖北的道路。

4月9日,我二、六军团主力撤离塔卧,拟经陈家河,从香溪北渡长江,去湖北的南漳、兴山和远安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10日早晨,在陈家 河突然与敌一七二旅遭遇。贺龙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敌人武器装备虽然比我强,但当面就只敌一个旅孤军深入,该敌惯于北方平原活动,不 善于山地作战,战斗力不强;敌远离桑植,交通不便,支援和撤退都很困难;敌人刚到陈家河,立足未稳,兵力配置分散,互相支援困难,工事不 强,比较好打。而我军有十一个团集中在一起,力量占绝对优势,并控制了有利地形,广大指战员斗志昂扬,强烈要求打一个胜仗。经过周密思 考后,贺龙当机立断,决心抓住这个有利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这股敌人。贺龙说一定要给敌人一点厉害看看,免得他成天到处发疯。”

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以红军眼前面临的困境,能北渡长江,避其兵 锋才是上策。”

贺龙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们要走,也要打胜这仗再走。”他的提 议,在军委分会中通过。

防御战中的最后阶段,亦是最精彩,最活跃的阶段。目的仅为一个, 以志率指挥部登上梧桐堡俯瞰战场全境,指挥作战。

在通往陈家河的途中,有一个小山包,山包上有个土围子,里面驻守了一个营的敌人,它控制住了我军进攻陈家河的道路。11日拂晓,贺龙命令部队先拔掉这个钉子。由于围子的土墙比较厚实,我军又无重火器,比较难攻。贺龙指示部队不要硬攻,要想办法把敌人从土围子中 引出来消灭它。”

遵照贺龙指示,红军派了一个连的兵力去引诱敌人。敌见我兵力不 多,果然从围子中全部冲了出来,这时,红军预先埋伏在小山上的机枪火力网一起开火,将敌人大部消灭。8时许,当红军准备发起进攻的时 候,庙凸山上守敌约一个营兵力,沿山脊向我第五十一团阵地发起了反攻,企图破坏红军进攻,他们立即抓住这个极为有利的时机,把这股突 出之敌引诱到手榴弹有效距离之内,突然猛烈开火,予以大量杀伤,尔后趁敌混乱和逃窜之际,发起冲锋,一鼓作气攻占了庙凸、张家湾和吴 家湾三个山头,从这些阵地向陈家河逃窜的敌人也被红军两翼部队消灭在山下河谷内。

战局很快打开,红军右翼二军团主力立即涉澧水向蔡家、麻落(现 叫玛瑙台)敌人进攻;左翼六军团主力和二军团第四师十团一部向铜关槽之敌进攻;军团一部,由中直捣陈家河敌指挥部。同时,他们以一部兵 力,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完成了对陈家河之敌的包围。我五十一团三营从中间迅猛地突人陈家河,消灭了一二七旅旅部,破坏了敌人的指挥, 割裂了澧水南北敌人的联系。至下午2时,二军团全部消灭了澧水南岸之敌。铜关槽守敌一个团,企图利用有利地形,居高临下,负隅顽抗,固 守待援。战斗非常激烈。我六军团重新调整了部署,在军团政委王震同志的亲自率领下,向敌发起猛烈进攻。在我凌厉的攻势下,部分敌人企图夺路逃回桑植。遭灭,即掉头南逃,企图向郭汝栋纵队靠拢。13日午后逃到桃子溪,准备收拢驻桑植的三四八团,一起撤往塔卧。贺龙早已料到敌人会向塔卧 靠拢,立即指挥部队冒雨南下,追击逃跑的敌人。他高兴地说:“既来之,就消灭之。消灭一个旅,就少一个旅。”

当日15时许,在桃子溪,红军将敌四面包围,趁其忙于宿营的混乱时机,发起猛烈袭击,敌人顿时溃如蚁穴,上下乱成一团。经过两小时的 战斗,全歼了敌一个师部、一个旅部、一个团和一个炮营。陈家河战斗是一次遭遇战,桃子溪是追击战,打了这两次胜仗,全歼敌五十八师(除三 四八团),收复了桑植县城和塔卧以北大片根据地,在敌人的战役布局上打开了一个大缺口。各路“围剿”之敌,慑于国民党军五十八师的覆 灭,纷纷撤退。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红军则由被动转为主动。贺龙、关向应等红军领导人放弃了北渡长江的计划,决定在原地坚持斗争,乘胜 发展攻势行动。

在这次战斗中,红军各级指挥员胸怀全局,体现出中央军委指示的决战防御的原则。过去,不少红军将士总怕敌人进入根据地,丢失地方,不敢诱敌深入,因而分兵防守,结果往往被动挨打。撤离塔卧后,丢掉了 包袱,集中了兵力,转到敌人侧翼,在敌人分进运动中,抓住敌孤军行动的弱点和有利战机,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因而一下子就歼灭了敌一个 师,打破了敌人“围剿”,很快扭转了被动局商。

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形势,而且也开始纠正了红 二、六军团自合并后一度产生的消极防御战略思想。这次战斗中还充分体现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他们集中了十一个团的绝 对优势的兵力,Xf付陈家河一个旅,保证了迅速全歼该敌。尔后又立即转移兵力,歼灭了前来增援之敌;同时,抓住了敌五十八师惯于在北方 平原活动,不善于在山岳地形上作战的弱点,选择了有利的战场,以己之长,击敌之短。陈家河距离桑植60余里,只有一条沿澧水北岸的盘山 乱石小道。此路崎岖狭小,两岸悬崖陡壁,重装备根本无法通行。因此,敌人增援和撤退都很困难。红军英勇顽强,猛打猛冲,不怕疲劳,连续作 战的战斗作风,更使敌人望风而逃,保证了战斗的全歼速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