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儒释道思想的特点(22)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曾说:“孔夫子曾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如何认识对待儒家思想?中国思想学术界,从司马迁至今,就存在分歧。

我认为,儒家之道乃王者之道,其主体意识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压制制度内部的任何改革,导致专制独裁。儒家主张君臣父子之礼,区分夫妇长幼之分,是对的,但过了度,变成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而限制人身自由,使社会难于接受新的思想制度。孔子主张搞愚民政策,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总之,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代,孔子提出的许多政治主张及其思想倾向是守旧的,他不满或者反对以新代旧的变革,把恢复西周朝代的规章制度即周礼(虽然其中有一些新的见解)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

简单概括,儒家思想的负面表现有:

第一,儒家主张泛道德主义,认为道德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给孔子定性为:伟大的道德思想家)。而此信奉以德治国,强调德治(崇尚道德教化)、礼治(崇尚尊卑区别)和人治(崇尚榜样示范),它与现代法治存在诸多冲突矛盾。法治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高于一切。应该说,道德在治国理政中能起重要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法治。

第二,孔子提出幻想平均,趋同求一的思想。他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对防止两极分化有一定警示作用,但孔子思想的落脚点是主张经济上平均和思想的统一。自此,孔子的这一思想对中华民族形成求大同、求一统的思维定势产生了广泛地影响。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它对民族团结、民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在束缚、限制和扼杀民族创造力方面起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第三,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他自己认为,这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做人做事要不偏不离,不左不右,恰如位中。毛泽东批评它是“反辩证法的”否定变革的方法论

我们应该历史地、辨证地看待孔子及儒家思想,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学问家,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术,自汉武帝到清朝的2000多年时间里,一直占头把交椅的重要位置,它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极其广泛和深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