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永前:在文明互鉴中树立文化自信

管永前:在文明互鉴中树立文化自信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华文化自信在面向世界的开放中增强,在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彰显。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中华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一表达。可以说,越是包容吸收的年代,往往也是中国强盛之际;反之,越是排外自负的时候,往往也会走向迷茫之途。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坚实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

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西方文化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考察世界历史,任何一种文明发展,必须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借鉴,在互鉴中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西域文化。西汉时期,中国船队就到达了南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唐代对外交流极为活跃,通使交好多达70余个国家,首都长安云集了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和留学生。15世纪初,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经东南亚直至非洲东海岸,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佛教东传后,在中国土壤中儒、释、道三教互补,形成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即为其代表。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西传后,推动欧洲的文艺复兴。明末清初,西方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

中华文明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加速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火药则成为西欧市民阶层摧毁封建堡垒的有力武器,指南针引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拓。再如,17、18 世纪,中国文化以耶稣会士为媒介、以礼仪之争为契机,大规模传入欧洲,被伏尔泰、霍尔巴赫、魁奈等法国启蒙思想家所运用,成为欧洲思想启蒙的重要来源。其中,被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称为“欧洲的孔夫子”的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特别推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评价其“与牛顿地心吸引力原则同样具有普遍性”,将来自古老东方的道德规范与近代欧洲文明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伏尔泰作为当时欧洲对中国了解最多的思想家之一,他的《风俗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历史、法律、宗教、道德、科学、哲学和风俗等问题。他还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后在法兰西剧院公演,广泛传播了其对中国道德文明的看法。

回望历史,中华文化曾有“盛唐气象”的灿烂,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荣光,有对外来文化“食而能化、化而能食”的气魄,有敢去“西天取经”、敢上“九天揽月”的气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文化自信!然而,晚清之后的百年风雨,由于国家开始落后而被西方列强欺侮,大大削弱了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以及文明古国应有的尊严,并由此开始了西风东渐的百年历程。但中华文明5000年一脉相承、绵延不断。特别是经过了百年挫折和打击之后,古老的中华文化不但没有湮灭、反而开始逐渐复兴的事实,再次雄辩地证明了它的坚韧性与生命力。

那么,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不绝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简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系列自信与尊严的特质。如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本体系,它告诉我们民贵君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犹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中华文化是一个道德体系,它告诉这个民族,命运在于自己,而不在上帝,更不在别人;道德在人的身上,神奇在人的身上,人存在它们就存在。中华文化是一个互动体系,它保持着互系性的哲学思考方式,让我们总是寻找事物的两方面,求和谐、求平衡,使中华民族充满智慧,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还是一个开放体系,它的内涵像大海一样深广,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包容、自重、会通。这些特质正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基本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