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京津冀的生态环境问题
京津冀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个是大气污染,也就是雾霾问题。一般来说,雾霾的加重是在2013年的时候,在那之前,没有雾霾这个概念,后来京津冀地区成为雾霾的重灾区。河北省的确是京津冀环境治理的一个短板。中国城市环境质量排名最差的十个城市里,有七个在河北省。
第二个就是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京津冀地区的河流属于海河水系,是全国七大水系中水量最小的。2013年的中国环境状况通报结果显示,海河流域的水质是中度污染。
除了空气和水污染严重以外,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生态体系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天津有一个“九河下稍”“七十二沽”的说法,过去天津的一半地区都是湿地。但是现在,它的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相互断裂。京津冀地区属于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长期的过度开采导致京津冀平水年份生态环境用水年均赤字近90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为68亿立方米,年均挤占河湖生态用水量15亿立方米,枯水年份挤占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另外,京津冀不仅地下水资源匮乏,地表水资源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北京市的水是丧失饮用功能的劣五类水。一般来说,二类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三类水是需要水厂处理之后可以直接饮用的,而劣五类水是不能够饮用的,是丧失饮用功能的水。可见北京市的水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天津的水资源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天津是一个港口,但是天津没有饮用水。天津本地的水是高氟水,不能够饮用。所以天津的饮用水是靠引滦入津,也就是从河北的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引入于桥水库。但是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在河北地区,与天津市是两个行政区域。河北的居民要生活,就在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里用网箱养鱼。网箱养鱼需要投诱饵,诱饵沉积以后水就污染了,水质负营养化,连鱼都活不了。以后天津的用水主要来自于南水北调。
之所以说京津冀三地还处于一个利益博弈的阶段,是因为它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它们分属不同的行政体,首先要做的是保护本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地区之间有不同的利益,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机制,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京津冀地区第四个问题是垃圾围城。201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工业固体废物总量高达23.7亿吨,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的存放对于京津冀地区的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