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李国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协同治霾(6)

我在这里“插播”一段关于东京圈的内容。1945年日本战败,1955年就制定了一部法律,叫《首都圈整备法》,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了。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东京的发展要与周边的地区有一定的联动,要均衡的发展,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大东京。我们说东京是世界三大城市之一,并不是仅仅说的东京都的范围,东京圈包括东京和它周边的三县,这样才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集中地区,使整个地区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三大全球性城市。

东京圈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设都心地区。这个地区是日本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日本很多政治机构、行政机构都在都心地区。另外,皇宫、银座等也都在都心地区。这个地区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是日本最核心的地区。虽然它的历史悠久,但是功能是常青的,很多日本的一流企业都集中在这个地方。1955年的时候,日本就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个时候它就意识到都心地区可能承担不了这么多的功能,所以从1958年就开始建立副都心,也就是新宿、池袋和涩谷这三个地方。副都心承担的是日本国内经济管理的功能,都心则是国际经济贸易的核心,很多大企业、银行和商社都留在了都心地区。到1985年的时候,为了平衡东京的东西部,又在东京的东部建了四个新的副都心。

但是在北京,我们长期研究北京的CBD。实际上,北京的CBD只是一个行政的概念,指的就是那约4平方公里的地方。但是北京的商务功能并不仅仅集中在这个地区。像西城区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区、北部的体育文化中心等,都具有CBD的功能。所以说北京的CBD只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与东京CBD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在有了都心和副都心之后,东京又建了新都心。新都心突破了东京都的范围,扩展到了东部的千叶县,成为了国际物流的中心。往北是到了埼玉县,承担的是国内管理的功能。往东南方向到了神奈川县,也就是横滨,在那里建未来港——MM21。1970年后期,全球化的浪潮开始了,日本开始跨越东京行政区划建设新都心,所以说东京都市圈有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都心,是国际经济贸易的核心;第二个层级是副都心,是国内经济活动的管理中心;第三个层级是新都心,用来应对全球化的浪潮。

对于京津冀来说,东京都市圈的建设有这样几点意义。

第一,它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借鉴意义。也就是说要重塑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地理的新格局,加速要素的自由流动。东京都的空间创造经历了都心、副都心和新都心的圈层式动态拓展,在立法保证和共生理念的共同作用下,打造成了一个产业布局联动、交通网络联动和制度设计统一的世界级经济群。而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是产业不联动、交通不联动、制度也不一样。所以说这三个地区要有一个同城的设计。而推进同城化的顶端设计,重点在于以制度联动为引领,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统一的规划和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

第二,借鉴东京都市圈的建设,经济的全球化应该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一个主线。河北省有11个地区级城市,这些城市在发展的时候不应该再作为河北省的一个城市,而应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球性城市来定位。

第三,树立北京作为首都的大城市理念,逐步疏解首都的核心功能。咱们提出的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而日本则是疏解首都的核心功能。比如说国际交往的功能、文化的功能,这都是北京的核心功能,但这些功能在东京都被疏解了。日本之所以能够建成东京圈,就是因为它把首都的核心功能也向周边地区疏解了,最终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同城空间格局和产业格局,而东京最后是得利的。

第四,要创建业务核心城市。北京现在还是一个单中心的城市,而东京则是一个多中心的城市。京津冀的发展也要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