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有人说,过去不是也讲从严治党吗?但是,我们要注意,十八大以后提的是“全面从严治党”,而它之所以“新”就新在对从严治党增加了标准和要求、内涵,这体现在“全面”上,而且全面的作用、效力被真正发挥出来了。全面的要求是什么?全覆盖。全面从严治党,在主体上、手段上、领域上、解决事项上,如果不能全覆盖,那“从严”就只能是有的严、有的松。所以,全面从严治党实际上是扩展、拓宽了我们管党治党的实际标准和要求。这四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局面打开了。尤其是在廉政建设、反贪防腐上,“全面”体现为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而“从严”的效力为什么能急剧增长,能迸发出来?就是因为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可以免于党的纪律的执行和查处。所以,这四年多来,坚持了“全面”加“从严”,新的局面一下子打开了,这既是成功经验,又是有效措施。
第六,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惩治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尤其“全面”的要求。反腐中的大案、要案,关键岗位高级干部要管要查,但是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小贪、“蚂贪”问题,不应该管吗?惩治人民群众身边似乎表面上看属于小贪、蚁贪的问题,从政治意义来讲,比单纯解决大案、要案的意义更大。为什么?因为它牵扯到民生,牵扯到社会稳定,牵扯到民意。查处了基层的不正之风,保障民生,保障社会稳定,能够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形成积极的正能量的民意。这当然是重大措施,关键是短短4年多时间已经见效了。十八大之后,中央开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锁定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基层社会、劳动集体、各种单位的党员干部身边发生的不正之风,因此大得党心、大得民心。反腐败要根据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来进行,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诉求。
第七,全面强化党内监督、着力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这就是提出党内监督的重大意义。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其次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程。这就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什么基础呢?能够保持全面从严治党顺利推进、有效拓展的制度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行之有效,已经产生了良好效果。比如说,习总书记在七次全会上讲的要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制度是共产党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巡视发挥的是利剑作用,就是直指问题、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央审议通过两部管党治党的重要法规,第一部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二部,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面从严治党,如果不发挥党内监督效力,如果党内监督不能盘活起来,如果监督工作不能围绕管党治党这个中心任务发挥作用,那么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础、机制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打折扣。党内监督紧紧锁定在管党治党上,就是要形成党内管党治党的约束力、压力、向心力、合力。尤其是约束力和压力,因为我们知道,人无压力轻飘飘。之所以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就是一些人没有履职尽责。本来应该严的,宽了;本来应该硬的,软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履职的时候,背后没有力量顶着他。所以,加强党内监督,包括巡视、问责、纪律,就是要让各个岗位的人真正履职尽责,有担当、有作为。管党治党是真抓真管,敢抓敢管,党的建设有保证了,那又何至于出现“宽松软”问题呢?这就是监督的重大意义。所以,习总书记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来总结。
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讲的这七个重大举措,确确实实是这四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措施的总结,也是全面从严治党为什么能够打开局面、取得效果的经验总结。
(二)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成果作了总结和概述,共九个方面。
第一,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在层层推进中带有突出的问题导向。过去,管党治党存在“宽松软”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发生就是因为有些人不履职、不尽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明确责任、强化责任,健全并完善管党治党责任制。所以,抓责任、抓主体责任,就成为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重要抓手。形象地讲,抓责任制建设就等于抓住了管党治党的“牛鼻子”。十八大以来,在管党治党责任制上,首先要求党委党组织负起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这就是成果,就是成绩。所谓“明显增强”,就是各级党委党组织能够清晰意识到自身担负着管党治党的重大职责,要履职尽责,要有担当。只有各级党委党组织都担负起主体责任,真抓真管,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这样才能保障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
第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推出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八项规定。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告诫全党,要高度重视八项规定,他指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四年多来,我们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取得了全社会有目共睹的成就,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另外,这项成就、成果也是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第三,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宽松软”问题是由党规党纪被违反、被扭曲,防线被冲垮造成的。因此,四年多来,党中央在党规党纪尤其是政治纪律上,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完善步伐,使得党规党纪的贯彻执行确实得到全面而又有效地加强。尤其是在党的纪律建设方面,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完善和健全了党的纪律体系。比如,2015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党内纪律分为六大类,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这六大类纪律不仅使纪律的贯彻执行有了依据、规定和规范,还增强了全党的纪律表现和纪律实践。
另外,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党的纪律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比如,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一个专门纪律。什么是专门纪律?纪委是专责监督机关,而专责监督机关在监督别人时就要“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是首先要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这是纪检的工作纪律。这些纪律的逐步完善,体现的就是党的纪律的全面加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