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于心间的光荣灯

珍藏于心间的光荣灯

摘要:父亲对光荣灯的珍爱,决不只是一个长年累月土里刨食的农民以看似雷同的形式和方式在迎接新年,也不只是一个家有男儿为国戍边的父亲在乡亲们面前的自豪,比这更深沉的还有对儿子保家卫国的嘉许,对乡亲们在安宁的年夜里欢度春节的欣慰。

眨眼间,又是一年。倾听着春节即将走近的脚步,我脑海里猛地燃起一个信号:又该是千门万户贴对联、挂红灯笼的时候了!

说起灯笼,诗人或许会想起 “一年元夕一回换,怪听声声卖古灯”“最是女家忙送客,吉祥争买白莲灯”的诗句,小说家或许会想起灯的记叙:“上元:……市人制灯出沽,或以五色纸,或以料丝,或扎通草,作花草人物虫鱼,燃以宝炬,维妙维肖,俗名古灯。”更多的人则会想起古代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的宫灯,想起那些沿街屋檐挂着的斗灯、橘灯、百花灯、宝塔灯、如意灯、绣球灯、走马灯,等等。而我,透过这些景象和繁华,却独独想起了人民公社年代家乡的一种光荣灯。

这光荣灯,并不像宫灯的制作那样复杂考究,也没有现代花灯那多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在贫困年代的农村,它的制作材料和工序都十分简单。我那担任民兵连长多年的堂哥,每年都组织人制作,大致工序是:先用竹片或粗铁丝扎成两个尺寸大小相同的五角形,分别搭上横杆用铁丝固定,形成立体形的五角框架。然后,通体镶上红纱,成为一个五角红灯,两面中白处贴上8个金黄大字:“英雄门弟,光荣人家”。再后,在各个角间分别贴上“送子参军”、“保家卫国”、“战斗英雄”、“喜报回家”等题材的剪纸。正因这些特殊的政治色彩,故名。

光荣灯让我钟爱的原因,关键在“光荣”二字。喜庆新春,家家户户可以挂灯笼包括五角红灯,唯独却不能标写“英雄门第”、“光荣人家”,因为那是村里给烈军属的荣耀。我们村子不大,只200来户人家。那时,能够享受挂光荣灯的只有3家。村东头一家,村西头两家。村西头这两家,一家烈属,一家军属,住在同一条胡同里。烈属是我早已出了五服的本家,家中有一个按辈份我应该叫爷爷的八路军战士,在打小日本时牺牲了,他是村里人的骄傲,虽然双亲都早已过世,但村里坚持把荣光给了他的弟弟。而那家军属,就是我家。1969年底,我哥哥参军当了工程兵,打那以后,每年春节,村里都给我家送光荣灯。打此,学生时代的我,便与光荣灯有了不了情缘。

村人送光荣灯的时间节点,惯例都是在小除夕亦即大年二十九掌灯时分。先是,村支书在有线喇叭上喊话,让基干民兵和共青团员到大队部集合。不一会儿,“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便在大队部那厢响了起来。个把钟头后,人召集的差不多了,送光荣灯的队伍便开拔了。在无电视、无多少文娱活动的年代,“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吸引了若干没上学的孩子和放了寒假的学生,不约而同堵在大队部门口看热闹。送光荣灯的队伍出发了,他们便自动跟后,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点扭着、闹着、欢笑着,送光荣灯的队伍凭添了更多的热闹。

每逢此时,我们家便会上演一番认真的准备:院子里的物什,早拾掇的利利索索;大门外的环境,扫了一遍再一遍。一家人近乎列队欢迎般候在门口,等那“咚咚、锵锵”的锣鼓声走近,等着接光荣灯和发给烈军属的慰问信。当然,随同灯和信,还有三斤猪肉四两茶叶一包蜡烛。这点东西,放在现代,根本不起眼,但在贫困年代的农家,那可是一份让人眼睛一亮的重彩,走进邻人羡慕的眼神,洋溢在我们全家人的心头。

不过,从父亲的眼里,我感觉他似乎更稀罕那盏光荣灯——亲手接下来,宝贝似的拎进家门,挂在小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年除夕大清早,就高高地挂在了大门口,未至掌灯时分就燃亮了灯中的蜡烛。烛光中,那“光荣人家”、“英雄门弟”赫然闪耀着,似在与大门上火红的春联比美,又像在与墙角憩息闪光的镐头和弯把犁交流,与挂在屋檐下裸露金黄牙齿的玉米棒、鲜红的辣椒串对歌。站在光荣灯下,一种非同寻常的心境油然而生。灯光下的父亲,内心高兴溢于言表,岁月写在脸上的皱纹仿佛都打开了。我不好意思问父亲在想什么,但从他对光荣灯的珍爱里,我能揣出个八九。那决不只是一个长年累月土里刨食的农民以看似雷同的形式和方式在迎接新年,也不只是一个家有男儿为国戍边的父亲在乡亲们面前的自豪,比这更深沉的还有对儿子保家卫国的嘉许,对乡亲们在安宁的年夜里欢度春节的欣慰。每当此时,看着父亲凝重的神情,我的心头便热热的,眼窝也润润的。   

哥哥赢得的光荣灯挂了6年,我也参军了。再后来,我的弟弟、两个侄儿包括我的儿子,也都先后进入了卫国戍边的行列。40多年了,每逢除夕之夜,无论我做警卫战士站在哨位上,当机关干部在值班室值班,还是担任领导干部后到部队与官兵一起过年,在我的心头,家乡的光荣灯一直在闪耀。乡友们说,这是一种对流逝时光的怀念,一种浓浓淡淡的乡愁。我不否认此说,但也不完全苟同。因为我分明感觉到,个中更有一种战士的自豪,一种不负父老期望的担当。它顺着我的血液游走,深入到我的血管、我的骨髓,藏进我的心间,也常常萦绕在我的梦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