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实现党内主体监督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强化自我监督,带头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真正做到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党上下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指明的方向、提供的基本遵循、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党内主体监督全覆盖。
第一,从党内监督对象看,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全党要坚持不懈努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重点也在全面。《准则》和《条例》两部党内法规把党内监督全覆盖制度化、常态化,为推动党内监督全覆盖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强党内监督是全党共同的任务,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意味着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全动员、责任的无死角,人人在内、没有例外,必须“一起动手”,不能有旁观者和局外人。在党内监督中,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只有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参加监督和接受监督,才能真正落实好“一起动手”的要求;只有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扮演好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双重身份,才能确保完成好“共同任务”。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根基。长期以来,老百姓认识党、判断党、评价党,都是从身边的党组织、党员开始的,他们与老百姓的联系最直接、最具体、最紧密。突出从严治党的“全面”基础,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离不开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必须要8800多万党员和4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一起动手。党内监督,不是“不信任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更不是“找茬儿”“挑刺儿”“整人”,而是一种提醒和防止犯错误甚至滑向犯罪深渊,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自己身份和岗位的特殊重要性,清醒认识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准则》、《条例》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到党建各项工作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认识,摆正心态,自觉强化党内监督的意识和责任担当,勇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并加强修养,锤炼党性,闻过则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主动监督、善于监督,着力发现和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共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确保每一个管党治党的对象都成为党规党纪的坚定捍卫者和执行者,成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定拥护者和支持者,为凝聚党心民心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