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飞:让“春节时间”刻入世界表盘

彭飞:让“春节时间”刻入世界表盘

中国年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吸引不同国家的不同群体,就在于这套价值引起的广泛共鸣

刚刚过去的春节,不仅搅动着中国人心中浓浓的乡愁,也带动全世界进入中国的“春节时间”。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欢乐春节”盛装巡游把秧歌、武术等中国节目搬上街头;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鸡年主题展览为参观者奉上精美藏品和京剧表演;在泰国曼谷,诗琳通公主发布自己手绘的红色吉祥鸡和富贵牡丹图,并用泰语写上“中国新年快乐”……如今,农历新年不再只是中国的节日,更成为世界范围的文化现象,“中国福”贴遍世界,“中国红”映照全球。

醇醇年味,四海浓郁,这与中国人走遍世界的脚步不无关系。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我国公民出境游总量约615万人次,同比增幅近7%。为吸引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各国景点和度假胜地往往把农历新年作为卖点,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游览体验。同时,遍及世界各地的约5000万华侨华人,更是把春节视为寻根溯源的仪式,一些地方甚至延续着或者发展出国内都少见的习俗和传统,在当地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事实上,中国年的影响并不限于旅游胜地和唐人街,影响程度也从经济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价值层面。德国的格拉瑟夫妇连续三年观看“欢乐春节”演出,每次都偏爱一身中国红装;在美国留学的欧洲姑娘桑妮雅排队求“福”字,笃信这个吉祥的汉字能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巴西股票经纪人鲁本斯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春节期间为当地人书写作品,还在业余时间自创“东方文化研究院”……中国年渐成风尚,国际粉丝群已小成气候。据统计,有十几个国家将春节设为法定节假日,中国文化正借着农历新年的“东风”,走进外国大街小巷,飞入寻常百姓家中。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中国年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背后蕴藏着独特的价值诉求。春节之所以能吸引不同国家的不同群体,就在于这一价值引起的广泛共鸣。在国外,许多人对春联感兴趣,但更中意“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美好愿景;许多人爱吃饺子,但更青睐薄皮大馅所寓意的浓浓亲情。和谐、团圆、重视家庭,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文化对幸福美满的想象,正成为许多外国人新的精神追求。

可以说,中国年的全球热,正是中国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一个缩影和表现。从遍及一百多个国家、独具中国特色的孔子学院,到“一带一路”上开启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从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和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收获海外如潮好评,到莫言、曹文轩、刘慈欣等中国作家获得国际荣誉,这些年在全球文化领域刮起的阵阵“中国风”,与农历新年一样,背后不仅有综合国力作为支撑,更是中国文化所沉淀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世界人民心中激起涟漪、形成共鸣。

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崛起,更是文化软实力的崛起。一个全球性大国,不仅要在具体的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更要从文化和思想的高度,回答人类发展中的一般性问题,为人类的社会进步提供有益方案。从古代崇尚“和为贵”、构筑“礼仪之邦”,到今天习近平主席一再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全球的“中国方案”,都有着中国文化的滋养与建构,并从中国智慧中寻找解决当今问题的启示。在这个意义上,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正是时代呼唤的命题、历史赋予的任务。而当世界进入中国的“春节时间”,人们更有理由相信:以优质文化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文化就能够赢得世界认同、取得世界影响、获得世界价值。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