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俊:飞扬的诗词 文化的乡愁(5)

刘汉俊:飞扬的诗词 文化的乡愁(5)

中华诗词寄托了共同的情感

字字如心,句句有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中华诗词是最好的情感寄托。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光是一轮明月,就为多少游子做了情感的洗礼!孟浩然的清江月,杜甫的故乡月,王维的松间月,杜牧的沧江月,李贺的燕山月,张继的寒山月,张若虚的春江月,冯延巳的关山月,欧阳修的柳梢月,王安石的栏杆月,关汉卿的梁园月……朗照古今的千秋月,光而不耀,凝结了世代人的情感。李白的床前明月,张九龄的海上明月,王昌龄的秦时明月,刘禹锡的洞庭秋月,李煜的西楼孤月,苏轼的青天明月……每一颗诗心都发出自己的华光;月在月光中走,诗在诗海上行,人在人心里想,每一首诗词都是明月在流金泛银。

还有“天涯若比邻”“清明雨”“杏花村”“大江东去”“周郎赤壁”“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千古雨声”“依旧残阳”“东京酒”“洛阳花”“章台柳”,每一个文化符号都是情感的印记,牵扯着上下几千年的顾盼。

清代的诗词,亦是语重心长情满满。虽然总的成就稍逊于唐诗宋词,但成就卓然者不寡,这其中既有明朝不降之遗民,也有归清致仕的文臣,但更多的是有清一代成长起来的诗词作家。这三类作者三分情感,都在诗词中倾诉心语、独白心灵。第一类诗词作者中,如前面所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作品爱国之情慷慨悲壮凄凉,诗情词意等艺术水准达到新的标高;第二类诗词作者中,以钱谦益、吴伟业等为代表,他们在清代特殊的民族命运、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多有对故国前朝的怀念和对自己境遇的追悔尴尬,他们以诗词为媒,抒发着难以言说的情感。譬如明朝旧臣钱谦益,降清不久即告病还乡,诗作中多有追悔之意,写了不少怀念明朝的诗文,成为明末清初诗坛的一代宗主,他的“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倾诉了明亡局残人凄苦、思君追悔心痛彻的情感;明末诗人李渔的“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表现了对清初民众疾苦的忧虑;陈维崧的“征发櫂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垒垒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刻画了清朝顺治年间,清廷为围剿南方汉族农民起义而征兵十万,给江南农民造成的苦难和悲惨,表达了关切与悲戚。第三类诗词作者中,以陈维崧、纳兰性德等为代表,他们有自己的独特关注和自己的独特风格。

没有纳兰性德,就没有清词。他是词中之词、词中之诗、词中之仙,留下的300多首词篇篇经典、行行唯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意境萧杀凄婉,只教人肝肠寸断;“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用词简朴晓白,但乡愁浓炽得无以复加;“今古山河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叹兴衰存亡没有定数,感家国情怀愁肠百转。纳兰性德词心高洁纯净,词风清丽婉约,意感哀婉艳冶,格调高远韵长,多一字意繁,少一字境失,成为清代词家的精美之作、巅峰之作。

晚清龚自珍的“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表达了他面对内忧外患心急如焚,希望能用自己的文武之才为国出力。晚清黄遵宪多次出使英、美、日等国考察,被称为“真正是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诗作多以反帝卫国、变法图强为主题,甲午战争后他写下《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渡辽将军歌》等诗作以示抗争,写了《感怀》《杂感》等诗词热情讴歌变法维新,希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黄人捧日撑空起,要放光明照大千。”面对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割让日本,谭嗣同长歌当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喊出了多少中华儿女共同的痛感!思乡曲、桑梓情,爱国心、复兴志,中华诗词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情感凝聚力、文化向心力、身份认同感,成为中华儿女天下归心的集结号。

我国近代以来许多著名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邹容、梁启超、谭嗣同、徐锡麟、陈天华、孙中山、曾国藩、鲁迅、秋瑾、毛泽东、陈毅、叶剑英、柳亚子等,都是以诗词言志的大家,他们留下的传世之作,培育了我们共同的家国情怀、民族感情、文化根脉。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作品运气磅礴,立意高远,胸怀宏大,遣词凝练而语意厚重,开创了政治诗词的新气象。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数典不忘祖,树高不忘根,这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文可载舟,亦可覆舟,文彰则国兴,国强则文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包括中华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责任,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