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学(2)

新发展理念: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学(2)

新发展理念立足于中国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新发展理念是基于中国实际,聚焦中国发展,直指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它进一步抓住了发展的要领,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切中时弊,能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积累的问题。

新发展理念是具有鲜明实践指向的行动纲领。理念是对实践规律的总结,必须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没有实践指向的理念,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看起来美好,最终却不能变成现实。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是新发展理念的一大特色。它直指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来破题、来展开,在聚焦改革发展的焦点难点中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正是因为强烈的问题意识,新发展理念才具有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和现实解释力,成为回应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中国解答。把握好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性,就要坚持实践第一,以实践立论、靠实践拓展、为实践领航,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过程,以新理念推动实践新飞跃、赢得发展新优势、创造发展新奇迹。

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了创新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为此,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发展理念第一次将绿色发展摆在了发展观中的显著地位,更加强调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此,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新发展理念将开放发展作为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面临重大调整,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是过去不能比拟的。我们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尽快形成对外开放新体系,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新发展理念吸收了人类历史发展积累的宝贵智慧,借鉴现代经济研究成果解决中国问题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研究领域里广受关注的课题,新发展理念吸收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智慧,提炼借鉴了近百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成果,有着坚实的学理基础。

提倡创新发展,主要是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依靠传统的投资拉动已不可能,需要动力转换,通过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永远不变地持续下去,必然有一个发展、兴盛、衰退和消亡的过程。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普遍的生产过剩,导致了经济大萧条。为解决这一问题,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此后,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大行其道,并一度成为西方国家的国策。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纷纷陷入滞胀,到本世纪又发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长期未能走出困境,这表明凯恩斯理论并非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解决世界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重塑发展理念。我们所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从供给侧改善经济活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既不同于凯恩斯主义,也不同于西方的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重点在减税,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是结构改革。从结构入手推动总量平衡,无疑是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创新。

倡导协调发展主要是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平衡问题。发展从来都不可能是齐头并进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出现“亦长亦短”的不平衡问题,这种状况如果不解决,必然影响经济下一步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与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经济结构要和资源禀赋相匹配,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从大的方面看,协调发展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协调,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区域发展的协调,还有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例结构的协调。单就产业结构而言,到底什么样的结构最合理,不同国家有不同情况,没有一个统一的、绝对的模式。在这个问题上,要从国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目前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判断一个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关键要看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结构就越合理。这一看法来自“配第—克拉克定理”。威廉·配第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曾比较过英国农民、手工业者与船员收入,得到的结论是:从业之利,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于是他预言:劳动力将会从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1940年英国学者克拉克又以40多个国家的历史数据作样本,验证了配第的这一预言。从当时的情况看,“配第—克拉克定理”没有错,但该定理只有在两个约束条件下才成立:一是发展阶段(时间)约束;二是分工范围(空间)约束。这两个约束条件都和我国现阶段的实际不相符。目前,我国各地都制定出了“十三五”规划,不少地方表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笔者认为,第三产业应该发展,但并不等于各地要齐头并进,更不应拔苗助长。

倡导绿色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单纯依靠能源资源投入,不可避免将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大,难以持续。为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长远艰苦的努力。应从生态保护入手,以保护促建设。生态一旦遭到破坏,修复起来花的代价要比破坏所获利益超过几倍,甚至几十倍,有时甚至是万劫不复。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综合施策,更有效的是采用经济手段,将社会成本内化为企业成本。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过一个方案,即先由政府向排污企业征税,然后再补偿给居民。后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指出,庇古方案虽能将社会成本内化,但并非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方案,也不是最好的办法。科斯提出的方案是,根据交易成本高低去分摊社会成本。分两步:首先,将社会成本量化为企业排放权,然后,由政府对排放权进行分配。如果政府将排放权全部分配给企业,企业就无须承担社会成本。相反,若排放权不分配给企业,企业就得承担全部社会成本。至于排放权在企业与居民间具体怎么分配,政府要根据交易成本决定。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问题重要性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很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都有大量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