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丨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差距

荐读丨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差距

核心提示:一般来说,地区差距是由各地区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不同导致的,也与各地区干部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情况直接相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条件下,地区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各级政府的责任在于努力抑制和缩小地区差距,使之保持在合理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局面。同时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同地区的发展出现了分化态势。这种现象难以避免,但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长期向好,而且会使来之不易的区域协调发展局面发生逆转。所以,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缩小地区差距。

当前地区差距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一般来说,地区差距是由各地区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不同导致的,也与各地区干部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情况直接相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条件下,地区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各级政府的责任在于努力抑制和缩小地区差距,使之保持在合理区间。

虽然地区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但近几年我国的地区差距出现了值得重视的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民经济整体上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有的地区经济增长下行幅度过大;一些资源条件大体相仿的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反差显著,呈现“冰火两重天”的走势;在区域资源要素的集聚上出现明显的马太效应,优质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向发展得好的地区流动,这意味着地区间的发展支撑条件和潜力差别进一步拉大。

当前的地区差距问题,固然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长期低迷造成我国出口大幅下降有关,但主要还是一些地方的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不匹配所致,即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能力不足所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资源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使一些主要依靠“原”“初”资源优势支撑经济发展的地区迅速处于劣势,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二,在传统经济门类占主体地位的地区,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需要一个过程。而前些年经济结构调整已处于领先位置的地区,则在新形势下展现了特殊的发展优势。其三,新经济与新动能是可以超越地区原有经济基础培育起来的,即可以“无中生有”和“横向移植”。一些地方抓住机遇,抢占了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的制高点,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一些地方则反应迟缓、行动不力,致使经济增长乏力、下行压力增大。其四,认识不到位导致调控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脱离分类指导原则,呈现“一个样”和“一般齐”色彩。这种实质上的“一刀切”,直接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其五,去产能、去库存等对长期发展是有利的,但对当前的经济增长无疑是有不利影响的。产业结构较为低端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能在去产能、去库存的同时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发展就会陷入被动局面。

做好缩小地区差距的基础性工作

既然地区差距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现象,那么,缩小地区差距就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我们应从做好基础性工作入手,夯实缩小地区差距的基础。

牢固树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识。应认识到,地区差距过大会导致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持续抓紧抓好。不能体现区域特点的政策很容易成为“一刀切”的政策,而这种政策必然会扩大地区差距,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缩小地区差距、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和因区施策,基于不同地区的实际作出政策安排,使各项政策充分体现区域针对性。各地区都应立足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潜力谋划发展路径。

探索建立抑制地区差距扩大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内容、保障平等发展权利的体制机制,重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大落后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二是建立支持和促进落后地区或困难地区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政策手段功能和制度优势,有效补齐短板。三是建立地区利益平衡协调体制机制,以资源和重要农产品的区域配置、生产要素交换、上下游生态协调等为重点,建立科学的价格调节和收益补偿制度。

挖掘激发各地区干部群众的发展潜能。应把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活力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不断优化政府治理与服务方式,强化政策与制度激励,促进发展成果公平共享,激发社会和区域的创业创新创造潜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促进发展、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责任编辑:李梦柯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