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对社会领域民办服务机构实行并联审批,不得互为前置。这是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次提到简政放权工作。实际上,从2013年至2017年,简政放权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上的重点部署工作。(2月27日 新华网)
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是党中央一直在强调的工作重点。十八大以来,克强总理一直非常关心简政放权政策的落实问题,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是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2014年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主题是“简政放权”。四年多来,李克强总理用“简政放权”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统一到中国梦上来,为实现"中国梦"积聚着强大力量。
简政放权就是要给企业松绑,减少企业办事流程,让企业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发展好本国的企业,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因此,市场是否具备强大的活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简政放权”是强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护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权力是为了更有力地创新和强化社会管理,就是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优化行政管理流程,将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计上。“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对食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把该管的管住管好。”“简政放权”既是增强政府治理、建设现代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保障。
简政放权要讲究,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政府作为职能部门,虽有巨大的权力,但不可“任性”,推诿扯皮,更不能将手中的权力变为充实自己腰包的法宝,政府部门手中的权力就是要为企业服务的,就是要协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我们不仅要扩大简政放权的实施范围,更要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确保改革"蹄疾而步稳",这项工作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和改革决心。 我们应该继续实施在地方推行两份清单的制度,一份"权力清单"针对政府自身,一份"负面清单"则面向企业投资者。放管并重,意味着既要积极主动地放掉该放的权,又要认真负责地管好该管的事,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使政府职能转变的显现成效。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的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不仅要让地方能接得住,还要管得好。
(作者单位:中共景县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