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年帮千余工友 他要做“媒”到干不动的那天
郑报忠粗略估计了一下,18年来,经他介绍工作的外来务工者有千余名。尤其是近几年,他每年至少要帮助200名外来务工者联系工作,人数不断增加。除了寿光,在青州、东营等省内企业和江苏、湖北等省外企业也都有郑报忠介绍的务工者。很多务工者都说,郑报忠不仅热心地帮助他们找工作,生活上,也像一个长辈一样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付双平是众多外地务工者队伍中的一员。对于郑报忠给予的帮助,他很是感激。“我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也接触过很多工作中介。但是像郑叔一样,免费为我们介绍好工作的热心人还是第一次遇到。”付双平说,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老郑,他不仅免费给找工作,找的工作收入高还稳定。有时候春节过后,谁家里有事回来晚了,老郑还会打电话关心问候,谁家媳妇在这边生孩子了,老郑都拎上箱鸡蛋,还随上份子钱。在这里,郑报忠给了他和工友们太多的感动,让他们有了家的感觉,更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郑报忠不仅热心地帮助工友们找工作,生活上,也像一个长辈一样给予关心和帮助。图片来源:潍坊文明网
郑报忠粗略估计了一下,18年来,经他介绍工作的外来务工者有千余名。他说,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工友们,直到自己干不动的那天。图片来源:潍坊文明网
2015年10月份,郑报忠患上了带状疱疹,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的几天里,他的电话也是响个不停,护士不停地提醒他,要注意休息,但他还是忙着给务工者联系工作。后来,更是说什么也不肯在医院住了,没等治疗彻底就回了家。”郑报忠的老伴郭宣凤说,她心里明白,老伴放心不下这些务工者。
“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撇下店里的生意四处帮务工者找工作,耽误了自己的生意不说,还不断往里搭钱,每年仅电话联系费一项,就得花3000多元。”郭宣凤说,以前,她并不理解老伴的做法,觉得老伴就像亲戚朋友们说的一样,有些“傻”。但是渐渐地,看到老伴帮助别人后,很多人都把老伴当作亲人,她渐渐理解了老伴,也支持老伴。店里不忙的时候,她就抽空给外来务工者做棉衣棉被。
今年2月6日,春节刚过,台头镇很多企业陆续准备开工,又到了企业招工的“高峰期”。像往年一样,郑报忠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带着好消息,记者在台头镇见到了郑报忠。他正在店内接待几位外来务工者。一番忙碌结束后,郑报忠才接受记者采访。“我也是刚得知自己入选‘中国好人’的消息。”郑报忠说,比起很多热衷公益的市民和企业家,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获得了这么高的荣誉,让他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大了。
他说,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工友们,直到自己干不动的那天。
(稿件来源:山东文明办、潍坊文明网 作者:寿光日报记者 孙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