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一个人在有人监督时不做坏事,比较容易,难的是独处一地也能保持这种美德。古往今来的清官廉吏,都非常注重慎独,讲究克己修身,以求知明而行无过。北宋文殿学士赵概在案头摆放一个瓶子以及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刚开始,黑豆甚多。后来随着他时时内省、磨砺克制、改过迁善,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后来赵概也以高德之士名世。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中、有人监督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又要在远离组织、无人监督的时候,保持“慎独”的境界,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
慎情。人之有爱,本由亲立,领导干部重亲情无可厚非。但有些党员干部把亲情当成以权谋私的“砝码”,变成权钱交易的幌子,甚至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亲属子女谋位子、赚票子,滥用手中的权力,不惜以身试法。在慎情这个问题上,元代官员徐元瑞说过,“修身正家,然后可以治人;居家理,然后可以长官”。亲情再深也要有度,个人利益再高,也不能超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就要自觉划清亲情与权力的界线,真正做到“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包”。要学习焦裕禄同志,严格约束家人、严格约束亲属,做到一场“白戏”都不能看,一点私利也不能谋取,坚决做到既讲亲情,更讲纪律、守规矩。
慎友。一个人当了领导干部以后,交际面自然会越来越广,愿意结交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某些心术不正、趋炎附势的人往往会以朋友的名义跑前跑后,踩断门槛。而有的领导干部则对此丧失了政治警觉,哥们义气超越了党的原则,结果参政议政的是这些“朋友”,送礼行贿的是这些“朋友”,最后把自己拉下水的也是这些“朋友”。领导干部在交友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择善而交,不交损友,重视交友对象的德行情操,严格把好社交圈和生活圈的关卡,严防被“拉下水”。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公私分明,属于公事的一定要秉公办理,决不能感情用事,一切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
慎终。老子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手艺精湛的老木匠一辈子兢兢业业为老板做事,退休前老板一再挽留,但老木匠去意已定。于是,老板请他帮忙造最后一栋别墅,此时,老木匠的心早已不在工作上了,干活用料既不认真也不严格。别墅建好后,老板把钥匙交给老木匠,说这是他早已为老木匠定下的退休礼物。老木匠羞愧万分,他一生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建筑,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别墅。从近几年落马的高官简历中我们看到,这些人一开始都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向领导岗位上的。初入岗位时也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取得了一系列扎实的业绩,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认可。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权力的不断扩大,面对种种诱惑,缺乏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和慎终如始的自律能力,丧失了政治上的免疫力,这都是慎始不慎终的恶果。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晚节,真正做到善始敬终。
(作者系河南省开封市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