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向东:以马克思主义学风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

于向东:以马克思主义学风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肯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弘扬优良学风、推进学风建设的显著成效,也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不良风气,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批评,从而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学风为引领,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形成“软约束”与“硬措施”相结合的学风治理机制。

1.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学风问题至关重要、势在必行。学风涉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学风表现为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长期的一贯的作风和文风。学风既突出表现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也表现为对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态度问题,反映出理论与文化自觉、自信的程度。学风常常反映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和政风,也反映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修养、胸怀和品行。

学风优良与否,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有端正的学风,才会有过硬的作风、才会出扎实有用的精品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学风的优劣,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修养品行历练、作风文风养成和价值观践行等立身处世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学风问题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形成,也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优良的学风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育,在与不良风气的斗争中发扬光大。我们党历史上就有重视学风建设的传统,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曾指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延安时期对学风的整顿,不仅使党员干部改变了文风,也改变了作风,达到了党内的空前团结,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肯定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优良学风、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新形势下学风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学风建设和不良风气的治理,也需要从人抓起,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2.学风建设必须把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放在首位。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放在首位,引领和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党不断取得理论创新重大成果的重要原因,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包含着深刻内涵。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作为认识的一种高级形式,是社会实践和实际经验的总结升华,是在各种认知观念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体系。理论正确与否,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检验。“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情势及其内在的联系,指人们现实的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这种符合和统一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去完成,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