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四”,说的是担当需要魄力,要顶住压力,做到“四个敢于”。
——敢于在关键问题上拍板。党政“一把手”抓改革,必须有担当,不能看到意见分歧大、协调难,就轻易让改革方案搁浅。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就要坚决改、大胆试。
——敢于直面问题、拿出有棱角的改革方案。改革最大的阻力,多是来自体制内部。作为党政“一把手”,制定改革方案时不能因为要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而忽略了原本要破解的问题,最后把问题都回避了,改革方案的棱角也被磨平了。所以,改革就是要奔着问题去,要紧盯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破除的障碍,精确发力。
——敢于旗帜鲜明、坚持到底。尤其是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能一遇到困难就妥协让步,左顾右盼,迟迟推不动、推不开,最后干扰了改革整体进度。党政“一把手”一定要旗帜鲜明抓落实,对责任不到位、不担当、敷衍塞责、延误改革的,要严肃问责。
——敢于为基层的改革探索撑腰。一些基层的改革,有时会受到阻力,甚至遭到质疑。只要大方向正确,对推动基层改革有利,作为党政“一把手”一定要立场坚定,及时站出来说话,为改革者撑腰,为改革扫清道路。
第三个“四”,说的是担当要见成效,要对症下药,用“四个精准”让改革方案落地见效。
一是精准契合实际。出台改革方案也好,落实改革部署也好,不能只顾上头要求、不顾基层实际,要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中央精神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精准一抓到底。作为党政“一把手”,抓改革不能只管方案出台,还须抓部署实施、政策配套、督查落实,一直抓到“最后一公里”,直至落地见效。
三是精准抓好协同。改革方案不能只是单个落地,而是要配套落地,不能简单分类归大堆,而是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难点来配套推进,通过抓住一个要害、对准一个焦点,层层突破,推动整体改革进程。
四是精准调动积极性。必须“‘一把手’抓‘一把手’”,才能把责任一级一级压下去。而且,一个成功的改革案例,其示范带动作用往往胜于一堆文件。因此,要着力培养、推出基层成功的案例,激发基层的改革活力。
一个“一”,就是担当需要智慧,要统筹安排,学会“一盘棋”推进各项工作。中央深改组会议用“弹钢琴”作比喻,说的正是党政“一把手”要学会统筹安排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践表明,改革抓得早、干得好,不仅不会影响发展稳定大局,而且会带动推动大局。这就要用智慧来实现担当,要使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社会进步提供活力,使之服务于发展、服务于民生改善、服务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改革关头勇者胜。今天我们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比认识更重要的就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就是担当。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按照这个“四四四一”的思路,把准方向、敢于担当,坚持善始善终,就必然善作善成。(辛学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