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4)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4)

金庸从小到大,一路学霸。

你读他同学的回忆录,无论哪个时期,没有说查良镛成绩不牛的。

他数理化都很优秀,英文、国文更是出类拔萃。后来《衢州日报》有记者去查旧档案,发现金庸的公民、体育、国文等全部15门功课,全班同学平均都是六七十分,金庸平均成绩82.9分,全班第一。

从衢中离开后,他来到重庆,又考上了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后来《大公报》在全国招两个译电员,三千多人报名,录取比例1500:1。

23岁的金庸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被录取,不久被报社派去香港。

后来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

这就是一个“乡镇中心小”出来的孩子的故事。

你看金庸的长辈们,从祖父到爸妈,留给他的不是一个显赫的求学履历,送他到这个那个名校。

他们馈赠给小金庸的,是从小到大无数的书。小金庸玩的是书,家里到处是书,过节的礼物也是书,父亲母亲也带头看书。

他到底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还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这样的孩子,你觉得会差到哪里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