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烫个发还要开介绍信!(3)

40年前,烫个发还要开介绍信!(3)

摘要:老顾客王绿纹回忆,当时,有烫发业务的全北京仅“四联”一家,自己代表单位在全市汇演中表演独唱,拿到了一纸介绍信,内容是:“今有我宣传队同志,因演出任务到贵店烫发,请予办理,此致敬礼。”去烫发才发现,变着法儿拿着介绍信的女同志特别多。

1980年代

为烫发正名松绑

进入1980年代,改革的空气越来越浓,来自下面要求松绑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1984年6月13日,本报头版刊发评论《谈“松绑”》:“到几个商业、服务业的基层企业走了走,更加痛切地感到,大大小小绳索,把下边捆得紧紧的。不松绑,经济确实难以搞活。全市闻名的四联理发馆,对目前女同志喜爱的几种费工很多的发式,本来是会做的,只因为物价管理部门规定,烫发必须按一个标准收费,他们怕影响经济效益,不得不假称不会做,即使顾客愿意多付钱,他们也不敢收。”文章尖锐地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当然要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对各方面的经济活动还得实行必要的控制,但“计划”到这种程度,“控制”到这种地步,真可谓“作茧自缚”。当前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下放权力。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以更大的自主权。“松绑”、“层层松绑”势在必行,大势所趋。

关于头发能不能烫、怎么烫,一度还引发精神文明建设的讨论。面对一些地方一些人对爱美之心的种种非难,本报头版转载评论员文章《污染须清除 生活要美化》:女青年爱好烫发(中学生禁止烫发的校规应当遵守),年轻人喜欢服装款式新颖,节假日跳跳健康的集体舞,同所谓精神污染完全是两回事。青年总是向往美的。这种愿望本身是正当的、积极的。在可能的条件下,穿得漂亮一点、吃得丰富一点,不应受到非议。绝不能一说反对精神污染、加强思想工作,就在青年美化生活的要求上做文章。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