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为文化强国垒台夯基(2)

坚定文化自信 为文化强国垒台夯基(2)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论述使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纲要》的出台一方面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展示,另一方是夯实文化自信底气,助力“自信之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没有像其他文明那样衰落而消亡,至今仍然散发着活力,我们的国家在复兴、在强大并且影响世界。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天文、地理、农业等走在世界前列,20世纪60年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到C919的成功试飞,让中国成为继美、英、法、俄之后第5个可以自行生产大型民航客机的国家......如今的中国拥有了足以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实力和资格。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不单单只是对“文化”本身的自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最终会汇集到文化层面。

对内挖潜。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步伐不能停。“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可以说,传统文化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只待人们去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步伐不能停。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这样的文化基因需要我们一代代继承下去,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步伐不能停。创新也是一种发展,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流文化观,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规划,进一步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对外弘扬。践行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坚持文化“走出去”。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将中国厚重的民族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拥抱世界,在交流中互学互鉴,打破地域界限,消除文化隔阂。坚持文化平等原则。对外交流要呈现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理念,阐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从而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对内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对外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将《纲要》的规划抓细抓小,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证。(曾博文)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