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促进“一带一路”成功的中国模式(2)

张维为:促进“一带一路”成功的中国模式(2)

第四,因地制宜,公道中性。中国模式强调政府发挥比较公道中性的作用。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眼里,西方设计的秩序往往更有利于少数西方国家,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和国际经济组织往往存在着“非中性”的问题。“一带一路”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一带一路”倡议尊重主权平等,尊重各国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它鼓励沿线国家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各自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参与“一带一路”。

第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崛起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我们是先搞特区,在特区里进行各种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在“一带一路”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的做法也是先鼓励在条件比较好的支点国家取得早期收获,产生示范效应,让周边国家自己看并决定是否参加。表面上看这样做的速度好像慢了,实际上速度往往更快。

第六,认准方向,大胆地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没有路线图,但是中国从一开始就有指南针。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指导思想就是尽快地搞活经济,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人民生活得到尽快的改善。有了这样的指南针和方向感,中国就大胆地试验,大胆地闯,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与此同理,“一带一路”不急于制定具体的规划,它更注重认定大的方向和循序渐进。有的人怀疑“一带一路”成功的可能性,说它没有明确的线路图,甚至连准确的边界都没有,任何现有的西方区域整合理论似乎都无法界定它。但从中国模式的视角看,这正是“一带一路”方案的长处所在,背后是中国模式这种“认准方向,大胆地闯”的智慧,中国人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某种更具体的路线图一定会应运而生。这本身也说明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有限。

第七,创造增量,盘活存量。中国崛起过程中很注意创造增量、盘活存量。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现有各种机制和制度安排就是存量,“一带一路”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与它们建立对接方式,通过对接创造新的增量,同时也逐步盘活了现有的存量。“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等国别计划的对接,亚投行与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对接,都是很好的范例。

第八,培育新的增长点。中国经验中非常重视培育和创造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推动通关便利,减少供应壁垒,完善行业标准,改善政府服务等,推动跨境商品自由流动,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这方面的成功很好地体现在中欧班列联运上。中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等七国已经签署了《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3000多列,国内通过27个城市,联通欧洲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中欧货运班列比海运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时间。这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九,形成不可阻挡之势。中国文化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谋势”,即推动形成不可逆转的大势。“一带一路”由中国提出,由支点国家带头,他们的早期收获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这样雪球就越滚越大。英国等诸多西方国家不顾反对的声音而选择加入亚投行,就很能说明问题。亚投行的成员开始时50多个,今年将增加到85-90个,成为规模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国际金融机构。总之,一旦势头形成,“一带一路”可能成为21世纪重塑全球化的伟大力量。

总之,“一带一路”成功概率较大,因为支撑其成功的是一整套在中国已经反复实践过的做法,即中国模式,而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尽管“一带一路”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但“风物长宜放眼量”,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期待和平发展,憎恨动荡冲突,期待“合作共赢”超越“零和游戏”,期待人类命运共同体替代单极霸权。“一带一路”正开始形成一种难以逆转之势。那种只有少数人可获利的“排他性”全球化可能因此而改变,一个更加包容的、更为人性化的全球化最终可能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