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每一个行业要立志,每一个年轻人要立志,尤其家长培养孩子的时候,现在已经不是吃不饱,穿不暖了,甚至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房子都买好了。那么,现在孩子最缺的就是习近平讲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抱负、没理想、没追求,没有为社会打拼的使命和情怀,就会只沉浸在自己的小悲欢、小世界里。所以,更多的宣传让年轻人有抱负、有使命,特别重要。
以上六点给说明,国学或中华优秀文化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滋养和支撑作用。简言之,我们所从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一定要善于从中华文化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全面正确理解中国的决策部署,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把振兴中华这个大事业做好;从中华文化的智慧中吸取营养,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从这个角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地阅读中国的经典、学习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几千年历史智慧的经验、教训拿过来,让我们生活好、发展好、工作好。
五、对待中华文化的正确态度
中华文化很重要,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有重要的支撑和滋养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华文化?
第一,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妄自菲薄,奴才心理。什么是妄自菲薄?老觉得自己不行,某某国家好,带着一种奴才的心理跪在人家面前。一个民族如果自己看不起自己,永远不会有希望。如果带着奴才的心跪在其他民族面前,自己心里面都矮半截,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你永远都不会行。如果放在全世界四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面,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们中华民族都是遥遥领先的。当然,近代以来我们落后了,可是落后没有关系,我们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应这个挑战,照样可以走到历史的前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仍然能够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国家。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我们还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所以,我觉得一个看不起自己的民族,是永远不会有希望的,我们要反对妄自菲薄,更不要有奴才的心理,要有大中华的气魄和胸怀。今天落后,我们将来会好起来。今天我们有很多缺点,但我们有勇气去解决。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我们永远不能自毁长城、自我践踏。我们要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自己的文化创造。为什么?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二是妄自尊大,封闭保守。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老以为自己优秀,像满清一样闭关锁国,人家要和我们做生意,我们却搞什么天朝大国,这种夜郎自大、封闭僵化,不应该引以为鉴吗?我们一定要懂得海纳百川,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点,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融会贯通,绝对不能照抄照搬。我们要在自己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学习其他民族的东西,从而生成更好的东西,君子和而不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