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明晰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充分发挥好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两个优越性。
第七,新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新常态。谋求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破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实践路径,需要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导和引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重视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从“提出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四化同步”重要论断,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一脉相承”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作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政治经济学,必须把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纳入研究视野,并加以重点研究。特别是要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的发展问题,为顺利实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提供理论指导。
第八,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既坚持走自己的路,又大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中国创造发展奇迹的重要条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系统总结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关系的经验,深入研究新时期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扩大对外开放新实践。
第九,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目标,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探索的最终目标和理论归宿。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正视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事实和教训。要系统研究“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动态分配规律和旨在实现公平正义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规律”,积极探索“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有效制度安排。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