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

——关于九江科技创新的调研及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按照中央党校统一部署,2017年5月14日至20日,中央党校第42期中青一班九江科技创新调研组深入九江市,就科技创新开展专题调研,全面考察了九江市特别是共青城市科技创新工作,深化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由于九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九江的科技经济发展情况,总结九江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初步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次调研的目的所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九江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实践

九江是江西的“北大门”,与鄂、湘、皖三省交界,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2100亿元,财政总收入415亿元。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不大,全市经济总量虽位居全省第三,但绝对值仅为全省11%。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中传统重型工业比重较大,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业链条大多较短,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支撑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九江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分析九江的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的基础上,2016年提出“新工业十年行动”。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实现工业经济总量与质量“双量”齐升,促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形成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全省昂起龙头,沿江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投入、搭建创新平台载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增添了新动力、积蓄了新动能。

1.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一是制定出台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发布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九江市创新驱动“5511”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入园促进创新升级的意见》《九江市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关于科技助力“新工业十年行动”深入推进的若干措施》等10多项科技创新政策文件,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有创新活动企业占比”“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增幅”等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对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三是积极落实扶持创新的激励措施。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平台载体建设奖励等政策措施,仅2016年,就兑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2300万元。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在全市实施人才“尊优计划”和“浔才回家”工程,加大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力度,出台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奖励等有关优惠政策,目的是让各类优秀人才在九江享受最高的礼遇、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吸引他们来九江创新创业。如共青城市出台《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引进柔性人才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了“1+N”人才政策体系;对各类人才在本地购买首套商品房给予30000元/套的补贴;对引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给予6-2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客座专家,定期来本地工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依托科研项目、研发机构,坚持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并举,引才与引智结合,近3年引进各行各业的紧缺人才1000余名。主动和中科院对接,以共青城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聘请9名院士担任共青城市青年创新创业科技顾问。

3.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一是制定科技投入指标。今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在全市启动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力争2017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1%以上。二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每年实施10个左右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并积极申报省部重点研发和重大专项,今年已有3家企业入围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重大专项(全省17家)。三是建立企业研发投入补助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市级科技专项资金,同时鼓励各县(市、区)及园区出台政策和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补助和项目扶持。四是引导社会及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融资。九江市正在组建5亿元规模的“九江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共青城市与江西银行共同发起设立5亿元“共青城市青年双创投资引导基金”,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在私募创新园设立规模达15亿的江西长城兴赣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基金,为全省小贷公司输血,努力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4.打造创新高地,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一是积极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2016年共青城市和湖口县获批省级高新区,2017年九江湖口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德安县、永修县、彭泽县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高新区,共青城有望获批九江市首个国家级高新区。今年,九江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将其打造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在每个县(市、区)分别建立1平方公里以上的科技园,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园区。二是建设科教城。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推进共青城科教城建设。今年秋季5所大学将实现全面招生办学,通过在科教城布局科技孵化平台,切实打造服务全省的研发创新、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高地。

5.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一是重点打造一批科技创新研发平台。2016年新增3家省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今年又有5家企业研发平台进入省级备选名单,特别是6354所“惯性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推荐申报国家级研发平台。组建了九江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产业技术研究创新平台。二是鼓励建设新型众创空间。依托园区、高校和骨干企业,重点打造“微盟创客咖啡”“中青数媒APP创客之家”等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积极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目前已获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累计入驻的创新创业企业、团队510多个,创造就业岗位6015人。三是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设立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如共青城市推动维信诺、北斗卫星科技、天翌光电等一大批科技型企业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所开展合作,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体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依托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南航共青通航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承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实现科技成果在共青城转化。目前共青城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33%。

通过以上措施,2016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84亿元,增加值300亿元,同比增长17.7%。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036件和3033件,同比增长48.25%和37.55%,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416件,增长72.6%。科技创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