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个指标衡量世界经济运行状况(2)

用四个指标衡量世界经济运行状况(2)

——当前全球经济“四难”与治理的“四化”挑战

世界经济之所以呈现上述“四难”并存的格局,与全球治理体系转型发展的不适应性和供给不足密切相关,全球经济治理正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领导力量分化,新老领导力量交替仍处于过渡期。新兴经济体势力的相继崛起,利益攸关方数量显著增加,改变了原来的经济治理体系力量格局。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内部出现分化的总体态势,又使得未来新老力量发展格局与前景尚不明朗。未来领导全球经济治理的力量模式将取决于传统领导力量与新兴领导力量之间的博弈互动关系,而新老力量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互动模式仍未定型,是取代式、互补式,还是并行式尚未有定论。在领导力量分化和不明朗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的公共产品供应不足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是治理理念和价值多元化,全球治理话语权竞争加剧。新自由主义治理理念的主导和正统地位正不断受到挑战和动摇,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多元发展道路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理解和肯定,但远没有形成主流,例如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模式的论争。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和价值多元化,导致相关规则的制定权、解释权、执行权等治理规则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进多元的治理理念和价值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塑造全球经济治理价值“和而不同”的面貌,为全球经济治理凝聚新共识,避免价值对立甚至文化冲突,其意义更加凸显。

三是治理机制碎片化,暴露了现行治理机制在代表性、有效性方面的双重缺陷。区域型、次区域型、跨区域型治理,以及双边贸易投资协定和谈判正在取代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主渠道的全球多边经贸体制,不断割裂世界市场的整体性。如何加强沟通和利益协调,构建高效、完整的经济治理机制,成为国际社会克服市场机制失败的重要环节。

四是国内治理国际化。在高度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各大经济体的国内政策“溢出”和“溢回”效应进一步增强,管理和协调上述效应的任务更加紧迫。相应的,各经济体如何通过自身改革和转型,强化适应外部世界经济变化冲击,加强自身治理机制的韧性,成为检验各经济体国内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当今逆全球化势头升温,各种经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潮流渐趋盛行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好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治理关系,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