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郝立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要义及特征(2)

第三个“三”是发展中的三大陷阱。一是“中等收入陷阱”,二是修昔底德陷阱,三是塔西佗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提法是来自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主要是概括了东亚、南美一些国家发展的情况,指出一些国家发展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就会陷入困境,徘徊在这个收入水平难以突破,并积累大量的社会矛盾。这个问题在哪里?比如说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在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上,创造了人家上百年才能够创造出来的成果。高度压缩的时间,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很富裕的时间来健全化解、疏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那要怎么办?我们国家开出的药方是综合改革,要深化改革。现在是改革的攻坚期,一些困难的硬骨头都留到了现在,改起来很难,但也要改,要迎头而上。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深化改革。第二个陷阱是修昔底德陷阱。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的一个观点。他以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27年的历史说明一个道理:新兴国家向守成的大国或者国家挑战势必发生战争,其结果势必导致两败俱伤。这也被国际政治称为“铁律”。习总书记认为修昔底德陷阱并非“铁律”,它是可以超越的、克服的。他说要防止三人成虎,也不疑邻盗斧。2017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说:“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他说的意思也就是说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也别拿这个话放在这里讲、那里讲,脱离了具体情景,这个话容易变味。要克服修昔底德陷阱怎么办?我们国家开出的药方是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所以我们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个是塔西佗陷阱。这是习总书记在兰考县参加并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塔西佗是古罗马历史学家,他认为公权机构如果丧失了公信力,那么无论你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别人都不听你的。这就是说要取信于民,要克服信任危机。所以通过这些典故、这些比喻,说明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很严重的,需要去克服的。

再有,制约我们国家发展的瓶颈。首先是贫困。2015年我国有7000万贫困人口,其中贵州省有600万贫困人口,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但是我们要充分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接近10亿人口摆脱了贫困,这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同时我们又承担了一个义务,要彻底消灭贫困现象,难度非常非常大,但它就是一个现实,所以我们现在推行五大发展理念,讲来讲去还是发展,不发展不行,但简单的发展也不行。第二个瓶颈是污染。这是一个大问题。第三是创新。这是我们的动力。

在这些问题和挑战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要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去看这些思想、看这些理论、看这些战略。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定位、核心要义与逻辑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崭新阶段和最新成果。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分析了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情势和挑战,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的规律,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而推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续写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篇章。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是立足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阐明中国道路的中国理论。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奋斗目标,以实现人民幸福为价值取向,以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为精神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理念,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在这个要义统摄下,有12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第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总目标,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 政治保证。第四,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五,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第六,民主政治建设,建立政治新生态,反腐倡廉。第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八,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第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十一,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第十二,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从逻辑上来分析的话,治国理政思想体现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高度统一。历史逻辑主要是讲思想有一个历史的进程,有一个历史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体现了历史既连续又超越的特点。实践逻辑在于这个理论不是概念的自我演绎,不是概念的自我生成,实际上反映了实践的规律(这里的逻辑可以理解为规律)。理论逻辑,就是它自身的结构,讲的是理论自己的内在联系。

那么回过头来看,这个主线究竟是什么?按照中央有关文件,我们可以这么概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治国理政思想的主线。这条主线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整个治国理政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维护的是这个制度,走的是这个道路,坚持的是这个理论。我们紧紧盯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而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往前一步,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是单方面的复兴,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伟大复兴。

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线,我们再展开一下:以世界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史特别是新中国发展史等历史长河为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前提,以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为依据,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为力量,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任务、道路、战略和基本理念,回答了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所以,通篇贯穿的是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怎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线。

我们再从结构的角度对治国理政思想进行梳理。这个理论的体系很严整,由抽象到具体,由基本方法、基本理念到具体的战略、策略,由目标到路径,由社会整体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我们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看出有这么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哲学方法。习总书记非常讲究方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有两次学了哲学,一次是学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一次学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时时体现出五种思维(有的讲六种思维),大体上就是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等。第二个层次是价值目标。像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等,这些都是价值目标。第三是战略思想。治国理政有一个总体的战略布局。第四是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比战略思想在理论上低一层次,由战略思想来统摄又体现战略思想的路径。第五是经济思想,要发展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第六是政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然后是党建思想、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思想、文化建设思想、生态思想、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以及外交思想。总共12个方面。从结构上来看,从抽象到具体。这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全貌。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