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正能量】血脉相连医患情

【身边的正能量】血脉相连医患情

摘要:后来,根据国家献血的规定,捐献全血要间隔半年,而捐献成分血每月都可以。从此,我开始捐献成分血小板,这样我可以增加捐献的次数,去帮助更多的人。

我叫朱瑜琪,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QQ截图20170630145414

几十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我正在急诊值班,凌晨1点多钟,一位家长抱着一个小孩子焦急地来到我的诊室。经询问检查,孩子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化验检查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孩子还不到3岁,看着他苍白的小脸儿,急得那位家长哇哇地直哭。眼下唯一的抢救治疗就是输血。可大半夜的,上哪儿去找AB型的血源呀?看着可怜的孩子和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家长,我忽然想起了我爱人,她不就是AB型血吗?赶紧找人回家叫醒了睡得正香的爱人,叫她赶快来检验科。当时把我爱人吓了一跳,没穿袜子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医院。配型成功了,爱人的鲜血输进了孩子的血管,孩子得救了。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想法,我要献血去救治那些急需抢救的人们。我是一名骨外科医生,经历过多次紧急用血的关键时刻,更加感受到血液对抢救生命的重要。从1998年开始,18年来我一直坚持献血,有21个无偿献血证,献出的33次12800毫升的血量,是普通健康成人全身血量总和的两倍多。2008年我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0年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刚开始献血的时候没人知道,因为我献血回来从不休息,直接上班。直到有一次,我正在为病人做手术,术中输血,护士进行输血前的查对:“咦,朱瑜琪,朱瑜琪,朱……”“主任,这还有跟你重名的呀,这么巧?”“主任,这是您的名字呀,是您吗?您去献血了?!”“是啊!”“您真行!工作这么忙,这么累,您还去献血?您这个骨科大主任,咋想的?”我笑着说:“没啥,病人需要啊!”巧合的是,这种情况以后又发生过好几次。有一位病人对我说:“您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用您的鲜血救了我的命啊!”

后来,根据国家献血的规定,捐献全血要间隔半年,而捐献成分血每月都可以。从此,我开始捐献成分血小板,这样我可以增加捐献的次数,去帮助更多的人。而我在骨科手术中用的血是血浆或者红细胞悬液,我捐献的成分血小板更多的是用在了血液科。再后来,听说血液科的同事在为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又见到了我的名字。

身边的人总是担心我的健康,经常劝我要注意身体。可我总是放不下那些急危重症或者手术中急需用血的患者,只要不耽误病人的救治工作,偷偷地也要去,一直到现在。

从我们医院到20公里外的血液中心,坐地铁也得一个多小时。我早上6点多出发,为的是能赶上第一拨抽血,好赶紧回来查看病人。现在的血液中心大概有30多个血小板采集机位,每个人采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有时我会捐献2个单位,这样时间就会更长一些,时间对我和病人来讲都重要。

轮到我上机采血了,看着忙碌的采血护士,我说:“你们好忙啊,真辛苦!”“不辛苦,这是我的工作啊,就这样,临床用血还不够呢。”我心想:无偿献血的人还是不够多啊!

有时候为了方便,也自己开车过去。但血液中心附近停车位比较紧张,有一次好不容易停好车,献完血,心情畅快地出来,一看,停车违章,得,还得交罚款去。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儿,关键是我献的血,在病人身上体现了它的使命和价值。医生的血都输进了病人的血管,还会有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吗?

血液中心紧急用血也是常有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会先通知我们这些“铁杆”的“献血迷”。有一年除夕,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几年不见的三弟也回来了,一家人高高兴兴正准备开餐的时候,电话响了,医院正抢救一批交通事故伤员,急需A型血。我放下电话就准备出去,二弟拦着我说:“大哥,咱家每年就大聚这么一次,这次更是几年来少有的大团圆,你就非得去呀?”爱人也在厨房里说:“大过年的,爸妈都高兴着呢,你这一去就没个点,要不跟人家说说,下回吧?”“下回?人命关天哪!亏这电话来得及时,要是小酒一喝,这血还真献不了了呢!”我顾不上再解释就跑去了。

新年的钟声响了,我的鲜血输进了病人的身体,病人转危为安,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用这种方式辞旧迎新,多有意义呀!回到家,灯火通明,全家人都等着我呢,爱人又赶紧给我煮了过年的饺子,我心里明白,最理解和支持我的还是家人。

没过几天,除夕夜我献血救过的那位病人的家属,提着牛奶、水果,还拿着一面锦旗来感谢我,一边儿说着聊着,眼泪哗哗地直往下流。

我已经连续献血十几年了,我以自己切身的体会,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献血不仅是安全的,还可以救人性命,我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让生命的色彩流淌出来,用爱心和热血来温暖这个社会。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