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大失败——布热津斯基的战略理论及其历史地位(2)

张文木:大失败——布热津斯基的战略理论及其历史地位(2)

二、布热津斯基属于犯有右派“幼稚病”的战略学者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布热津斯基的战略理论构架中缺乏哲学元素。与麦金德、凯南所犯的理论错误相同,布热津斯基理论最幼稚的地方在于他只知道对手是谁,却不知美国力量的边界在哪里。人一旦只知力量而不知边界,随之而来的就是骄横和傲慢。这是布热津斯基研究态度骄横傲慢、研究结论偏执单一,因而远离实际的认识论根源。

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国家战略是要带刀子的,要弄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同时,哲学是讲边界的。尼克松到中国来,在飞机上说,我要去跟毛泽东谈哲学。他说的“哲学”就是两个国家的国力边界及其合作的边界。毛泽东与尼克松这两个有哲学的政治家一见面,这个世界就变了。

生活经验是辩证法表现最为丰富的地方。与尼克松、基辛格不同,而与中国历史上的赵括、俄国历史上的叶戈尔·盖达尔(YegorGaidar)之流相同,布热津斯基理论最大的问题是用逻辑代替经验,用原则代替常识。斯大林常将一些只有革命热情而无实际经验的人形容为“飞蛾投火的共青团员”———时下这些人在中国被称为“愤青”或“公知”,其含义接近列宁批评的“‘左派’幼稚病”。布热津斯基属于犯有右派“幼稚病”的战略学者。

布热津斯基在书中向美国描述的是地地道道的真理,其论述逻辑之强让许多学人为之倾倒,以至于人们忽略了他指出的这个“真理”对美国只是一道力所不及的天边彩虹。小布什被布热津斯基画出的天边彩虹忽悠得直奔中亚,手舞足蹈后却落了个灰头土脸的下场。

在乌克兰问题上,布热津斯基要求“美国应给予最有力的地缘政治支持”。但不知他有没有想过,当年希特勒入侵苏联主要想控制乌克兰,为此他几乎投入了全部的精锐兵力,今天北约若在此发力,其规模是否还能超过希特勒?俄国人曾在乌克兰让希特勒败得血本无归,难道今天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还会有比希特勒更多的“收获”?在台湾问题上也是同样的道理:目前在中国海陆空诸军种已长足发展的形势下,曾在朝鲜、越南一败涂地,迄今还在伊拉克不能自拔的美国,难道在台湾海峡还能立起美国的“凯旋门”?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道理很简单,与当年英国一样,美国永远不可能拥有足以覆盖全球所有目标的防务资源,甚至没有防务位于中国和俄罗斯这类陆权大国近邻的非关键目标的资源———这与1962年苏联没有插手美国近邻古巴事务的资源、2008年美国没有插手俄罗斯近邻格鲁吉亚事务、2014年没有干涉克里米亚事务的资源而被迫后撤的道理一样。对于这一点,姜还是老的辣,曾任陆军部长助理并参加过巴黎和会的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看得远比布热津斯基明白,他指出,“事实上,他(约翰逊)的战争目标无限大:它担保整个亚洲的和平。这样的无限大目标,战争不可能以有限的手段去打赢。由于我们目标无限,我们必然会‘被击败(defeated)’”。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