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张海荣:继承雷锋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

再看,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的核心价值观。今天,对改革开放前的看法有两种论调,一种是极为赞同,一种是完全否定。那么,如何看待这两个极端?接下来,我们就好好分析一下。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要靠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一种核心价值理念。当然,仅有武装斗争还不行,我们还要凝聚人心。在凝聚中,要讲求重义轻利,不能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崇高的信仰。我们看,这与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又不完全一样。就是靠信仰,我们解决了革命效率的问题,并最终取得了政权。所以说,那个年代的核心价值观,真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而是凝结了毛泽东等人的经验与智慧。

新中国成立后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联系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来客观看待。从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可是,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我们要想真正站起来、永远屹立不倒,还有一段很艰难的路要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我国要发展经济,就不能仅依靠苏联,主要还得靠自己。于是,我们大力发展重工业,开始大炼钢铁。大家知道,重工业是个高投入、高耗能的产业。但当时,我国没有那么多钱,只有100多亿元的家底,如何在养活几亿人的同时搞生产建设?这就需要实行一套与当时社会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这套体制机制四环相扣。第一环,计划经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它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最为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二环,户籍管控。通过加强户籍管控,限制城乡人口流动量,可以保证计划经济实施成效。第三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时代有句话叫,“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宣传员制度,从中央一竿子插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各级党组织中都有很多专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那时候,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一些基层干部就到农村给他们开炕头会、老头会、老婆会,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动员他们支援抗美援朝等等,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人曾感慨,我们党的宣传思想教育厉害得就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般。第四环,阶级斗争整肃。对“地富反坏右”五个阶层进行阶级整肃。就当时而言,这一整套体制机制确实是最有效率的。在“计划经济—户籍管控—柔性社会主义教育—阶级斗争整肃”这一整套体制机制下,我国社会在近30年间得到了高效发展。

有一个词叫“工占农利”,简单来说就是工业占农业的利益。但是这体现了当时的核心价值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5亿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在农村实行农业集体化,保障了“工占农利”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这时期,农民生产不仅没有工资,而且还要义务修建水利、桥梁等基础设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仅一个“五年计划”就节省了539亿资金。这样的资源整合必须靠体制机制,而这体制机制背后体现的就是核心价值观,也就是我们的崇高信仰,而这个信仰决对不空。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真的不要用现在人的眼光去看待那一代人的信仰。有句话叫,带着温情和敬意回顾传统文化,我们对待历史和现实也同样如此。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