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上半场”稳中向好,“下半场”压力犹存(2)

中国经济:“上半场”稳中向好,“下半场”压力犹存(2)

经济增长含金量体现在四个“进”

中国经济时报: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含金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占斌: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转型升级的稳步推进上,可以用一个“进”字来总结。一是产业结构有进。三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一季度三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6.5%,比去年51.6%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半壁江山”,已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二是需求结构有进。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7.2%,2016年是64.6%,说明内需仍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消费的贡献在不断提升。三是区域结构有进。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还在继续发挥。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要高于东部,高于平均水平。另外,“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也实现了有序推进。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落地。“三去一降一补”在持续深入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完成进度符合预期,商品房待售面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等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补短板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管理等领域的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周景彤:上半年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主要体现在:一是内生性增长动力有所增强。受企业利润改善、投资意愿增强影响,制造业投资回暖,前5个月增长5.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8%,比上年全年高3.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行业中,与采矿业和高耗能类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回落不同,高技术行业和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加快,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和12.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6和5.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2.2%和32.2%。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新型产品保持高速增长,1—5月份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50.4%、28.2%和25.1%。同时,企业效益大幅改善,前5个月工业企业利润达到22.7%的高速增长。服务业中,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1%和10.2%,分别比第三产业快11.4和2.5个百分点。三是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今年“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推进,截至5月底,粗钢、煤炭去产能任务分别已经完成84.8%和65%;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2017年5月为56.1%,比上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前期最高点(2016年2月)减少了10.7%;工业企业成本继续下降,生态环保、公共设施管理等补短板投资增长较快。

胡迟:含金量体现在基本上兼顾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双重目标,实现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优化组合与均衡发展。“调结构”没有影响“稳增长”的目标,而是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增长。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比重一季度达到56.5%,而且还在继续增加,改善了整个经济的结构;工业内部的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都增长较快,对整体经济增长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我国经济在结构调整转型时期保持了良性增长。无论从历史的纵向对比还是从横向比较看,对于中国如今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言,实现6.5%左右的增长率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