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上半场”稳中向好,“下半场”压力犹存(4)

中国经济:“上半场”稳中向好,“下半场”压力犹存(4)

下半年宏观政策需谨防财政货币政策“双紧”

中国经济时报:根据中国经济的走势判断,您认为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将会作哪些调整?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张占斌: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李克强总理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是要稳定宏观政策,稳定市场预期;二是要继续大力推进简政减税降费,打造更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三是要锲而不舍鼓励创业创新,保持新动能快速成长。围绕这三个方面我的理解是:第一,当前的宏观政策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是有利于推动经济态势进一步向好的,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的同时,也需要适度作出相机调控。第二,尽管通过推动营改增等一系列改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税负,但企业整体的税费负担仍比较大,制度性的交易成本也还是偏高。需要采取措施,不断降低税费负担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第三,当下社会的需求千变万化,供给必须要不断适应需求的变化,这就要通过实施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取向,为创业创新者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要继续以适度扩大总需求形成重要支撑,着力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障碍,瞄准发展短板和群众期盼,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多层次、个性化新消费发展,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周景彤:从下半年政策操作来看,要特别关注各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避免各类政策的过度“叠加”导致“超调”。若下一步持续加大金融去杠杆,预计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还将趋紧趋严,那么就需要财政政策加快实施进度甚至更加积极。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不牢固、内生动力较弱的背景下,宏观政策需要拿捏好金融去杠杆和经济平稳增长之间的平衡,谨防财政货币政策“双紧”中断经济企稳回升势头。

具体来看,积极财政政策将加快实施进度。政府将推动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重点为小型微利企业减轻税负,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同时,仍将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支持农村农业、住房保障、科学技术、社保就业、节能环保、脱贫攻坚等方面。目前,基建投资融资来源依然存在缺口,融资增速远不及基建投资增速,资金瓶颈问题比较突出。政府将继续优化PPP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引导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加大对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交通运输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促进PPP项目规范运作。

货币政策将促进金融有序平稳去杠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将加大,会高度关注重要时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在金融监管趋严或关键考核时点适时微调政策,加大MLF中长期资金投放。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工具利率将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既不会给人民币汇率太多压力,又能引导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政策之间也将加强协调,如监管政策将设定窗口期,避免金融机构短期内为实现达标,过快收紧信用和腾挪资产,造成信用风险事件增加。

胡迟:目前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基本正确,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增长的特点,对经济平稳增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支撑作用,但也应当有所调整。比如减税降费政策方向是对的,但对企业而言,效果还不够大,应当不断加大力度,较大幅度地减少企业的税负负担;实体企业“供血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没有明显改观,货币金融政策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加大力度。

(记者 周子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