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文脉】千里运河通惠始(3)

【古都文脉】千里运河通惠始(3)

摘要: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编制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大运河遗产区界桩、大运河河道遗产说明牌等安装工作,大运河遗产管理、展示体系初步建立。

运河保护

水城共融现盛景

“北京作为大运河的北端点和漕运终点,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理应拿出运河文化的品牌。”在采访中,不止一位专家向北京晨报表示了此类观点,不过如何整体协同合作,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的确是摆在当前的一道难题。与数年前大运河申遗时相比,“结合副中心建设,恢复水穿街巷、水城共融的盛景”成为大运河面临的最新“生机”。

专家观点

多区联合推动大运河保护

中国大运河申遗专家组成员赵福生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很多市民一提起大运河,首先想到的就是通州区的大运河。其实除了通州以外,还有很多区也都与大运河有着密切联系,比如东西城、朝阳、海淀、昌平、顺义和大兴等区。

赵福生说,除了通惠河,还有一些与大运河相关的河道,因为历史和自然环境变迁已经少有人知道。比如顺义的潮白河,当年是北运河的一条重要水源河。现在潮白河和北运河是不相交的两条河流,但是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两条河是有交汇点的,潮白河的水是要注入北运河的。顺义区苏庄村附近现在还有当年的水坝等设施遗址。因为洪水冲毁了旧日的水利设施,潮白河和北运河就成了今天这样两条不相汇的河流。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曾与大兴区产生联系。大兴区曾出土过几处沉船遗址,就是重要物证。但因永定河泥沙的淤积,大兴地区在隋唐时期的地面,已被埋在现在地面6米之下了,今天很难再看到隋唐大运河的遗址了。

赵福生建议,在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上,必须要多区联动,丰富运河文化带的内容,让市民对养育了北京城数百年的这个世界文明的水利工程有更多的了解。

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注重整体

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顾问张妙弟表示, “运河文化带”建设,必须要强调整体性,这也是建好运河文化带的工作需要。

首先是凝聚专业力量的需要。大运河是综合水科学、水利技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集成性工程。中国大运河的兴衰史,就是一部这些要素综合的历史,需要众多专业的力量。大运河又是适应社会和自然变化不断进行更新改造的动态性工程,“运道有迹可循,而通变则本乎时势”,尤其需要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把它讲清楚。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更要关怀民众的需求。

其次是整合各区行政资源的需要。多年来,各区各有工作亮点,有的还比较突出,比如通州。但是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情况明显存在,需要有新的工作机制加以整合。

第三就是创建北京市运河文化品牌的需要。北京作为大运河的北端点和漕运终点,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理应拿出运河文化的品牌。毫无疑问,这个品牌的建设应该是市的层级而不是区的层级,必须举全市之力甚至依靠国家的力量才能成就。这个品牌应该可以引领中国大运河文化建设,可以成为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名片,可以成为世界文脉的标志。

权威声音

通州提出打造“一线四区”

围绕大运河文化带,通州区正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挖掘、全面梳理,力争对每一处历史遗存进行保护和展示,讲述更多能够传诵的运河故事。

通州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运河文化遗产非常丰富,除了运河本身,还有大量的历史遗址、出土文物,如码头、桥梁、闸坝、古城、粮仓、古墓、皇木、花板石等等。目前,正对大运河的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做比较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比如运河沿岸的历史遗存、地下的遗存,包括一些找不到的遗存,但有历史记载,也力争通过其他元素来进行展现。”

据介绍,目前,通州区登记的文物项目236处,下一步市、区相关部门将共同加大对重点文物的修缮力度。今年,通州区提出将统筹做好“一线四区”建设。其中一线就是大运河,四区是通州古城片区,包括张家湾古城片区、漷县古城片区、路县故城遗址片区。

通州区文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区还正在编制“三庙一塔”景区规划、路县故城遗址保护规划等重点地区规划,并通过规划建设运河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交流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加强对运河文化遗产的利用。

“大运河文化就是城市副中心的灵魂,必须把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居民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通州区文化委主任王立生表示。

结合副中心建设打造运河品牌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编制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大运河遗产区界桩、大运河河道遗产说明牌等安装工作,大运河遗产管理、展示体系初步建立。

昌平区白浮泉、海淀区长河、西城区什刹海、东城区玉河北区、朝阳区通惠河、通州区北运河等均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建成了玉河故道、东便门庆丰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等运河沿岸文化公园,使大运河遗产本体保护状况和环境风貌得到明显改善,运河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改善、运河沿岸民生紧密结合。

在遗产类方面,重点要抓好白浮泉、万寿寺、延庆寺、积水潭、什刹海、通惠河、玉河古道及古闸、通州古城核心区、西海子公园、八里桥等重要文物保护和修缮,该腾退的腾退,该保护的保护,该完善的完善。

环境类方面,要加快大运河沿线景观提升和生态修复,抓好北运河、通惠河、萧太后河的环境整治,打造滨水景观;严控沿线建设用地,加强城市设计,促进景观提升。

另外最主要的还要继续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工作,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汉代路县故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已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已启动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和遗址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开展了运河文化带重要文物修缮工作。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