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用人务必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识人用人务必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为政之要,在于得人”,“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选人用人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并明确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亦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条标准与我们长期坚持的“德才兼备”标准高度一致,是新形势下“德才兼备”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也为各级领导干部识人、知人、选人提供了战略性思维和根本遵循。

用人得当,首先在识人。这几年,每当有腐败分子被中央巡视组查实曝光,在当地干部和群众中往往会听到一种惊叹:“真没有想到他(她)是这样的人”“真没有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真没有想到腐败分子一串串”,云云。“没有想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腐败分子的狡猾,也反映出了知事、识人的艰难和重要。尤其是十八以来的5年间,先后有13名中央委员、15名中央候补委员落马的事实一再表明,“带病提名”“带病当选”“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问题发人深省,知事不深、识人不准的问题,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知事不深、识人不准的原因多元,就防范环节来看,尽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眼下已成为众多反腐倡廉文件的标准用语,可落实在具体工作上依然闪现着简单化、形式化的影子。“没有想到”,其实就是思想简单,没有预料到位。这对于善良的群众来说,属于吃了“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亏,但就所在地党委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而言,却不应如此托辞自谅。因为这种“没有想到”“没有料到”至于腐败分子,就是一种客观上的宽容,他们正是籍此而大干特干损害党和人民事业罪恶勾当的。一再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没有想到”表明:虽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在一定时空中,有时候绅士往往不敌流氓,君子往往难胜小人。知事、识人,同腐败分子作斗争,必须学会和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想问题,亦即复杂一些想问题——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立体看人、精准识人、深邃察事,以具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能力和本事。

把问题想复杂一些,防范腐败分子才能到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知事、识人防范腐败分子中,无论提高对产生腐败的预见性,还是增强防范腐败的主动性,前提都必须头脑清醒。这个清醒,就是把种种情况和可能,建立在事先想到、预到、谋到的基础上。从这些年的趋势看,贪腐犯罪越来越趋向智能化,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反腐败斗争“智战”特征越来越凸显,只有复杂些想问题,头脑绝对清醒、绝顶聪明,才能有效防到点子上、摁到腐败分子的“七寸”上。否则,只是带着“简单”的头脑走向战场,迟早会走进被动,重蹈前车之辙。“防”到位的前提,是“预”到位。把腐败问题想复杂些,把腐败分子的伎俩研究透彻些,有效筑起思想、文化、机制、技术等诸方面的立体性防线,形成“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高压态势,使“腐败的贼心”不敢转化为“腐败的贼胆”,正是有效预防腐败分子“上位”的要件。

把问题想复杂些,察人识人用人才能准确。古语云:“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最要紧的关口是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谋取非法利益、偏离正确公权运行的正确轨道。而不被表象所惑,又是“核真”之首要。比如,对廉政口号喊得天响的人,要提防上“两面人”的当;对拥有这样那样“成绩”的人,要多长个心眼,弄清其功绩背后的真实灵魂,以免跌进“成绩陷阱”,等等。用好一个人,会撑起一片廉政蓝天;用错一个人,会造成一方贪腐土壤。善于用疑问的眼光察人,意义不仅在于防范“小人”,更重要的在于发现和保护“君子”。大凡能够向公众显露功绩的人,要么他是焦裕禄、杨善洲一样的真君子、好干部,要么他就是徐才厚、王敏一类的伪君子、实小人。真君子、好干部,党之俊才、国之栋梁,务必用到重要的岗位上;伪君子、实小人,党之奸佞、国之蛀虫,成绩再多、功劳再大,也要严防死守、坚决不用。诚然,由于人的复杂性和心智的隐蔽性,“核真”是困难的,然而却又是必须的。

把问题想复杂些,知事识人的能力才能提高。医生治病,往往先把病因想得复杂一些,然后一一排除,最后药到病除;学生应试,往往把试卷想得难一些,事先一一预习准备,最终有备无患。知事、识人、反腐败也是如此,把问题想复杂些,逐条防范到位,方能降低腐败发生几率,求得识人精准和反腐败实效。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些。”反腐败作为一场与智能型顽敌作战的尖锐斗争,必须把胜利的基点放在自己胜利准备上,而不能寄希望于腐败分子的愚蠢和胆怯。事先“没有想到”,发生了问题叫一声“惭愧”,安于自嘲自谅,从认识论角度讲,是思想懒惰的表现;从责任论角度看,则是渎职的表现,实质上都是一种无能。因此,注重复杂些想问题,从“没有想到”的被动中走出来,做到立体看人、精准识人,争取防范腐败于“意料之中”的主动,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才干、提高反腐败能力的过程。锻造一支头脑清醒、善于复杂想问题的知事、识人、反腐败的骨干队伍,有利于提高反腐败斗争成效,有利于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显然,也关系到识人用人这一维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

眼下,各地正在陆续选拔领导干部,配齐党委领导班子,以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做人事铺垫。知事不深、识人不准,导致“带病提名”“带病当选”“带病上岗”的前车之鉴,要求各级党委领导和有关部门,务必运用辩证思维全面、系统、精准识人选人,切实把“五好”干部选进领导班子。“为未来发展‘有备而来’”,这既是高层人事布局的战略思维,也是从源头反腐败的客观要求。只有让符合“五条标准”的好干部上位、有位,才能确保党内政治生态“山青水秀”,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做好组织准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如期实现。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