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辉:美国经济金融化的启示

袁辉:美国经济金融化的启示

2008年爆发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促使理论家和实践者深入反思此次危机的成因及其后果,乃至理论范式本身的适用性。实际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已有很多研究指出美国经济发生的不可逆转的金融化趋势,正是这些源自资本积累深层次矛盾的结构性变革,为危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四个维度

广义来说,金融化意味着金融动机、金融市场、金融行为者和金融机构在国内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金融部门的崛起。传统观点认为,银行是融通资金的中介,服务于“工业流通”,位于金融体系的核心。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金融系统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市场逐渐成为金融和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力量,使得当代金融业务已经脱离了收储放贷的简单模式,主要表现为在金融市场上直接交易。与金融市场一起发展起来的是各种非银行金融中介,包括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它们借助发行证券、提供保险等方式筹集资金,并将其用于长期投资或市场投机;或者为证券交易提供如信息、承销等方面的服务以获取佣金。与此同时,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证券化等方法被大规模运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并转移了金融风险,但也直接导致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爆炸性增长。时至今日,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充斥着大量风险各异的金融衍生产品,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金融机构不得不在增殖性和流动性之间“走钢丝”。

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积累。实物投资和现实积累受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制约,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又不一定能够顺利完成“惊险的跳跃”,在福特主义衰亡、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非金融企业有足够的动力越来越多地通过设立金融机构间接或者直接参与金融活动,以寻求资本的快速增殖。以通用电气为例,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其下属的通用金融公司(GE Capital)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为656.3亿美元和121.79亿美元,对集团的贡献分别达到38.6%和47.5%。而随着金融崛起,机构投资者增多,以及它们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形式持有企业资本的一部分,企业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目标从主流教科书中的利润最大化逐渐导向股东财富最大化。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为了解决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企业普遍采用股票、期权等激励手段促使管理层的行为方式符合股东们的效用函数,从而又建立起了管理层与金融市场的密切联系,并推动企业从“维持和再投资”转向了“缩小规模和利益分配”。

家庭陷入增长的金融旋涡。20世纪后期的金融扩张不是以健康经济为基础的,随着70年代以来实体部门发展出现困境,美国产品生产部门吸纳的就业人口不断萎缩,大量过剩劳动力被推向了除金融之外、收益较低的服务生产部门。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占GDP的比重均在50%以上,而在此之后,工资占比明显下降。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由于其并没有持有足够多的金融资产(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负债),从而获得利息、红利以及资本利得收入,因此实际工资增长的停滞与就业变动因素一起不可避免地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后者又会给资本积累带来新的障碍——有效需求不足,而这一问题的暂时缓解则是通过债务累积实现的。即便是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群体,他们大到住房、汽车,小到玩具、礼物,甚至日常消费,都可以借助金融机构和信用卡完成,其结果就是累积如山的债务的产生和金融利润的超常增长。当然,债务增长的背后潜藏着大量违约风险,凭借证券化技术等创新手段,金融机构又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转移给金融市场上的其他参与者。这一机制在资产价格增长、财富效应明显的时期运转良好,但是分散风险并不意味着消灭风险,一旦泡沫破灭,危机就会接踵而来。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