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元:中国神话具有“抗争”精神(2)

田兆元:中国神话具有“抗争”精神(2)

摘要: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已大大提升,对于神话作为文化源头的地位的认识也提高了。中国神话中的抗争精神被张扬出来,这改变了世人对于中国文化中庸平和的印象,凸显了中国文化生机勃勃的形象。

中国神话具有“抗争”精神,这是中国崛起的一种精神力量

神话不单纯是原始社会的特产,更是人类理想主义的作品,标识着现代人的精神路径,现代中国人至今还在为实现两千年前嫦娥奔月的神话而奋斗。中国神话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与现代性契合度很高。比如,今天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就是中国的神话人物之所以成为神话的原因之一。伏羲发明舟船,黄帝发明车辆,女娲发明笙簧,他们都是圣人神人,所以中国古人把工匠称为“圣人之作”。中国神话不仅赞扬工匠,许多记录神话故事的作品,本身也是杰出工匠精神的体现。

中国神话具有“抗争”精神,这是中国崛起的一种精神力量。但同时,中国神话也具有包容谦让、共赢共荣的精神。把中国神话的主体精神片面解读为“抗争”,容易引起世界人民对于中国人民与中国文化的误解。

中国文化是多元的,面对山岳,除了抗争,也有敬畏、崇拜。中华民族的祖先,其业绩多与山岳有关,比如关于黄帝,《史记》这样记载: 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的盟会,这次盟会就发生在山上。山岳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地,因此是朝拜之地。二十世纪前期,愚公移山故事的弘扬富有时代感,而二十世纪后期,愚公移山故事讲述改造自然,就有陷入单一化之嫌,没有理解中国山岳神话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今天我们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应该回到坚韧不拔的品格传承上来,回到传承不畏强暴,挺直民族脊梁的气概方面来。

中国神话是中国优秀民主传统的呈现

尧舜禹禅让的神话故事,强调公正,选贤授能,而不是把公权力当作私产,呈现出浓厚的民主氛围。这也是中国精神中被遮蔽的部分:民主传统。此外,舜是一个孝子,很多的情况下,他是一个逆来顺受者。舜的母亲早亡,父亲娶来后母,生下弟弟,其父、其后母、其弟合起来虐待他,谋划着伤害他,可是这一切都改变不了他对于父亲和后母的孝敬,改变不了他对于弟弟的爱。他后来成为中国圣人的代表,也是“二十四孝”故事的第一个:孝感天地。神灵伸手救助舜,大象来帮助他耕地,禽鸟飞来帮他除草。这样的神话,体现出天地对于孝行的赞许。舜的家人后来都被感动了,其弟参与了舜的农耕活动,一家人成了孝悌的典范。所以说中国精神中柔顺与坚韧的一面,同样是非常迷人的。

尧去世后,舜料理了丧事,并没有急着去接班掌权,而是退避三舍,让尧的孩子丹朱去执政。但是老百姓办事都去找舜,不找丹朱。这样丹朱也感觉自己不适合掌管联盟大权,便到南方开拓,成为南方很多族群的祖先。丹朱的逊让是值得赞美的,逊让也是一种开拓,没有逊让,丹朱就不会成为南方的开拓者。帝尧的让,帝舜的让,丹朱的让,成了一种高贵的中国精神,中国人面对权与利的时候,不是无原则地争夺,而是充满敬畏,让贤者担当。吴地古老神话传说中的开拓者吴太伯,没有留在西部老家,而是将王位让给弟弟,开辟了东南的大好河山。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用朴素的话语讲述出的博大的神话情怀。

中国神话以博大拥抱世界,以文明与文德应对四方

“礼让”是儒家重要的行为传统之一,温良恭俭让,没有一样不是和谐亲善的。今天,“礼让”也成为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之一,比如交通中“礼让三先”。而在家庭生活中,很多人为了钱财,做出罔顾廉耻与亲情的举动,表达不当的言论,这一切都是自我至上、钱财至上带来的社会不和谐。在家庭生活中,传承帝舜神话故事中的和谐精神,对于建设社会的基础细胞——家庭,稳定社会根基,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今天,我们在重述神话时,一方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精神,另一方面也要在神话传述中开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此我们需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国神话进行一次系统整理,体现出中国神话精神的统一性与多元性,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相适应,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传承的节奏相适应。中国神话有抗争,也有礼让;有拒斥,也有包容。中国神话以自己的博大拥抱世界,以自己的文明与文德应对四方。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