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法者强——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解说词(第一集)(2)

奉法者强——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解说词(第一集)(2)

【解说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早在他担任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组组长的时候,对依法治国这一重大课题就有深入的调研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字幕】2012年12月4日 北京 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

【解说词】

2012年12月4日,履新刚20天的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动员令。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说词】

此后,无论是出席中央会议,还是赴国内外考察访问,在各个场合,法治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的高频词。他将依法治国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中国梦护航。

【字幕】2013年2月23日 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

【解说词】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字幕】2014年2月17日 北京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解说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在这点上,我们不会动摇。

【字幕】2014年12月20日 澳门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治理。

【解说词】

这些关于法治的系列重要论述,映照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治国理政之道的深刻理解。在他的心中,法治,始终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

【同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常务副主任 穆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展开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解说词】

流之长者,其源也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对法治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对中国历史王朝更迭、治乱循环的睿智洞察。

历史总是在回望中意味深长。数千年中华文明演进,历历沧桑,兴衰交替,一再诠释着“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的深刻道理。

近代以来,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在追寻法治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清末沈家本主导修律运动,随着清王朝覆灭无疾而终。

民国初年,孙中山领导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北洋军阀的连年混战中形同具文。

当广大人民还只是当权者统治的对象,当外国军队可以在中国土地上肆意横行,法治就只能是镜花水月,不可企及。

【解说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社会主义法治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了探索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

【同期】解说员

这个展厅珍藏了新中国初期颁布的法律文件。在这边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建国之初颁布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边是土地改革法。这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也称“五四宪法”。

【解说词】

回首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逐步驶入快车道,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字幕】2014年10月23日 北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解说词】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历史性一跃的关键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在望,“第二个百年”目标日渐接近。同时,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这艘航船,需要法治的护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需要法治堤坝的保护;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成果,需要法治的守卫。

源头活水,成就大河奔流。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会处,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征程。

【解说词】

2014年的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大幕拉开。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法治为议题的中央全会。至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全面展现在世人眼前。

【解说词】

2014年10月23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草案,摆放在出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每一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座席前。

这份《决定》草案,凝聚了全党的智慧,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文件起草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了党内和社会各方面意见,经过了反复修改。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现在提请表决,同意的中央委员请举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