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司法公正的最大受益者

人民群众是司法公正的最大受益者

连日来,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积极收看、讨论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21日、22日播出的《公正司法》(上、下)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新成就和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引发社会强烈共鸣。

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的目的,是解决纠纷,惩治邪恶,保护民权和维持正义;司法活动的中心,主要指公、检、法部门。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的追求,是国家权力的保障,更是广大人民大众的期待,人民群众是司法公正的最大受益者。

人民群众与司法的关系最密切,公正司法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案件公正、社会形态及其公平正义的理解,并形成一种日渐成熟的社会价值观、世界观,在建设法治中国的整个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正司法是过程,司法公正是结果,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必须对原有的司法机制、体制进行改革。司法改革,改的是司法的方式方法,结果却是提升司法者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强化公正司法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战线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将司法改革的重点放在司法责任制改革上。通过司法责任制改革,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以贯彻“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办案法官、检察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提高了办案质量,减少了冤假错案。

公正司法是群众看得见、听得到、能够感受到的,是司法机构作风、形象的真实表现。任何一个当事人,从接触司法部门的第一天起,通过咨询、起诉、举证、申诉、撤诉、接受审判等具体事项,通过司法部门受理案件,以及取证、审查、质证、审理、判决等过程,会对司法机构的工作流程、工作作风等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经历,影响着甚至决定了对司法公正的认可、信赖程度。司法机构从凭经验办案,到按规矩办案,规范收集证据,准确引用法律,群众会看在眼里。司法作风的改善,公正司法的结果,关系到群众对司法机关的“打分”结果。

人民群众不仅成为司法公正的受益者,更是司法公正的见证者。逐步完善的法律,先进的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案件终身负责制及透明的管理机制和程序,为有效杜绝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起到了实质性作用。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不断渗透到司法的每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始终致力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反馈并强化了司法公正。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彰显了法治和司法公正的权威。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824/961727.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