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文化自信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关头,时代潮头,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已基本形成,中国特色文化理念正成为引领这份愿景的深远共鸣。以传统文化为积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以“尚和合、求大同”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体系在国际外交中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感召力,为世界构筑命运共同体积蓄了厚积薄发的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身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经历深刻变革,而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代表中国的前进方向,彰显了中国风采,凝聚着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为我们在大国外交中提供了文化遵循。当下,我们要继续依循文化自信的脉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加了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厚度。源自农耕文明早期的黄帝尧舜之道就确立了民本、重德、贵和、创新的中华文化发展方向,成为中国文化之根。后面几千年来的文化发展,无论是儒家的以仁为首的“五常”、以忠孝为核心的“八德”,还是道家所强调的“中和之道”,都遵循这条文化脉络,最后演变为一种跨越地理、跨越民族的心里期盼,形成了以天下为一家、以人为本的深厚共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德性、重社会、重人性的遗传基因,这种基因不会因暂时的政治变动而崩塌,也不会因不同的民族隔阂而瓦解,因为它是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也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备的文化因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秉持的“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都实践着“天下一家”的理想追求,推动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

延绵不绝的文化传承强化了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韧度。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民族文化,像中华民族这样,在五千年绵延博深中持续奋斗,虽然不停地经历国家战乱、分裂、衰微、被侵略,但统一、和谐、和平依然是人民坚持着的共同梦想。这梦想的背后,蕴藏着绵延已久的“多元一体”情怀,凝聚着“家国天下”的探索与奋斗,更折射着亿万同胞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文化是包容的、关联的、整体的,不会因为文化宗源的不同而排斥,也不会因为种族和地缘的差异而产生隔阂。因为这种大同理念,才有了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角架构文化内核,同时诸子并存,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和各种民族民间信仰在“天下为公”前提下皆能有正常生存空间。因此,即使面对当前国际社会各种文化的大发展、大碰撞、大交融,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历程,也能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理论韧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化了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温度。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舞台上,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理念,提供着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其中发挥着先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和人民在战争历程中历练出来的革命文化,也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摸索出来的发展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是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当下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动阐述。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铺陈出了波澜壮阔的大国外交生动实践。

燕山脚下鸿雁展翅,钱塘江上勇立潮头,穿越世界的风云变幻,中国的文化自信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智慧,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合力,我们将继续讲好中国故事,面向未来,永不止步。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830/962558.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连元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