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与经验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

必须自觉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必须不断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那种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必须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必须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人民群众温饱无虞、迈向小康,我们的社会结构、消费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分量不断加重。必须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坚决打好补齐全面小康生态环境短板攻坚战,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必须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必须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汇聚各方力量,产生更大合力。同时,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总的来看,这几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环境治理进程明显加快。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电厂煤耗达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清洁油品标准,新车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建成重点污染源监控体系,对重点企业主要排污行为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建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覆盖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均比2013年下降超过30%。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劣五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质整体稳步改善。

绿色发展初见成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13个省份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积极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强化战略和规划环评的约束力,推动各地区科学定位发展格局。严格项目环评审批,健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加大化解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资源能源效率不断提升。

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推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稳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启动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工程试点,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上升到21.7%。全国共建成275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16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成为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示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1.9亿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谋划了清晰的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福建、江西、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综合平台作用,开展重大制度创新试验。开展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问责1万余人,既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又推动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改革试点,形成职责明确、追责严格的责任制度链条。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推动企业环境保护由被动变主动。以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简政放权。有序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